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锡林郭勒文化
  共有 214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锡林郭勒草原民俗风情

  发表日期:2020年11月16日      作者:殷继红     【编辑录入:admin

       

                         

 

锡林郭勒草原2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地域,有着悠久的游牧畜牧业的历史,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一份地域文化的瑰宝。

一方游牧文明的净土,千年草原的民俗风情。让我们一一章一节地打开这部尘封的历史,一页一行地阅读和感悟锡林郭勒生活画卷的脉动。

 

 

 

  草原人,尊从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游牧民族的心灵深处。游牧远行,千里迁徙,他们所到之处都会精心维护那里的生态环境。

锡林郭勒草原的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善于自律,有着传统的文明习俗。牧民们每居一地,总是把炉灰和杂物倒到远处僻静之地,迁离之际还要用土埋好。拿着铁铲一下下填土的那份认真,那份虔诚,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要知道,那是各家独处之所,差不多是人迹罕见的荒原。牧民们说不出保护天然生态的大道理,但是她们对自己家园的维护却近乎形成一种规则和信仰。保护生态、和善相处和洁身自好是草原人的天性。

大草原是没有边界的,牧民的交际圈往往是几百里。几百里方圆,哪里有什么山坡,哪里有什么洼地,水情草貌,他们都一清二楚。到家的人都是客,牧民热情地接待每一位进蒙古包的客人。见面先问“您好”,进家让座,请茶。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这里真正是个开放的群体,是个和谐的地域。

 

信仰喇嘛教,遍布草原的寺庙,彰显着草原人崇尚善良虔诚自律的价值取向。男儿多有进寺庙念佛,寺院的名字多见“崇善”“集惠”,劝导人们向善。

长期以来,锡林郭勒草原藏传佛教有着广泛的影响,喇嘛庙甚多。草原上婚嫁、搬迁、生老病死往往请喇嘛卜凶问吉,遇到灾情也会请喇嘛念经,求神保佑。喇嘛教信众和宗教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如今许多寺庙香火兴隆,为风调雨顺和社会安宁传送着祥瑞和福音。

清朝太宗皇帝时蒙古地区开始兴建寺庙。从此寺庙逐渐成为锡林郭勒草原有着广泛影响的场所。其盛于清朝,衰于民国。如今,本着信仰自由的原则,寺庙香火兴隆,各寺庙从事着正常的宗教活动。

草原上喇嘛教长期盛行,家里有两个男孩的至少有一个去当了喇嘛。那长长的紫色的喇嘛袍,是草原上一道风景。是喇嘛教在引领着信众的心灵。男人在庙里念经,女人便成了草原上生活、生产的重心。草原的母亲有不少是单身的,她们一个人就要顶起一片天。

 

草原上的歌总是那样悠扬缠绵,千回百转的长调把牧人的苦乐悲欢记载。有首《我的母亲》,诉说着人们的情怀:宽阔温暖的怀抱,生我养我的母亲;漫长的人生旅途,牵着我走的母亲。月光下唱着摇篮曲,母亲,熬尽心血白发苍苍的母亲。

长调牧歌,悠扬缠绵,穿越千里草原,跨越千年岁月,记忆着牧人的生活,忧伤与感叹。草原民歌、民谣源远流长,缠绵悱恻,浸润草原。

乌珠穆沁长调是蒙古族民歌的精髓,是蒙古族长调的典型代表乌珠穆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乌珠穆沁,会走路的就会摔跤,会说话的就会唱长调。这些传统流淌在大众的血脉中,成为一种时尚。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大场小景,一起百和,说摔跤就摔起来,说唱长调就唱起来。这种独特的氛围,地域风情,浸润了千里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乌珠穆沁是长调民歌创作最繁多的地区,现已搜集到乌珠穆沁民歌二百余首,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部分民歌至今依然广为传唱。2005年,东乌旗将《乌珠穆沁长调民歌》正式编入中小学校本课程规划。注重民歌的研究和推广,创编了《乌珠穆沁民歌》、《乌珠穆沁民间故事歌集》、《乌珠穆沁新歌专辑》等一大批长调民歌作品的书籍和音像制品。

乌珠穆沁草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乌珠穆沁长调歌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莫德格、昭那斯图等著名歌唱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涌现出的毛古力格、查干夫、元登等著名长调歌手,直到目前的乌云格日勒、胡日查、陶格套等一大批著名长调歌手,多次在全国、全区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为使培养长调歌手工作步入专业化、正规化渠道东乌旗在蒙授学校开设了长调、马头琴兴趣班,成立了长调、马头琴俱乐部成立了乌珠穆沁长调民歌协会、乌珠穆沁长调民歌协会西乌旗分会及呼和浩特市分会,成立了长调民歌协会合唱团,注册会员达到160人,影响力日益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

悠扬的长调牧歌,象草原的小河一样流淌在草地,滋润着草原,浸润着牧人的心田。

 

锡林郭勒大草原,常常在夏季或冬季举办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庆祝风调雨顺、宣传民族文化的民间娱乐活动。每逢那达慕大会,男女老少都会从四面八方骑着马、赶着车集中在一起,搭建蒙古包,穿上民族盛装参加这一草原的盛大聚会。蒙古族传承这一节日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那达慕大会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全体民众举行娱乐性的活动,包括赛马,射箭,摔跤等。从此以后,这也成为蒙古民族传统的“乃日”(今称那达慕)盛会的发端。

1949年初,为庆祝消灭流窜草原的残匪,苏尼特右旗的牧人们决定举行一次民族传统“乃日”大会,在讨论大会的名字时,有人提出为民族传统盛会改名,于是几经斟酌,那达慕,这个带着锡盟草原牧民对新生活无限向往的名字产生了,并被赋予新的内容,从这里传向四面大方。

摔跤、赛马是草原儿女的绝技,草原上没有一个男子汉不会摔跤,夺冠的摔跤手就是草原的英雄。摔跤的规则,落落大方,文明淘汰,更显草原人的心胸的敞亮。

赛马是草原的盛会。谁家的马儿有名次,谁家的门庭得荣耀。谁家的孩子参赛夺魁,马儿的祖宗几代的名气,都是草原人频率最高的话题。

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锡林郭勒草原传统的竞技活动。搏客手往往象征着一片草地,一个地区的辉煌和荣誉。不同级别的那达慕盛会,搏客和赛马都是必须有的和最受关注的项目。

  1850年出生于乌珠穆沁右翼旗的都荣扎那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上的明星,他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多次被搬上银屏和舞台。

都荣扎那,幼名都荣德力格尔。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在远近的乃日(今称那达慕)大会上多次夺冠。因为体力超群,家乡的父老便城其为“扎那”,“扎那”汉语意为“象”,所以称其为“都荣扎那”。18岁那年,都荣扎那在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举行的乃日大会上,战胜了王爷的著名摔跤手,获得了九九八十一项大奖。从此以后,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盛传一首民歌:“企盼多时的启明星呦,迎着黎明在闪烁呦,乌珠穆沁的都荣扎那呦,从遥远闪烁而来呦……”

摔跤手摔跤比赛时,身穿铜钉牛皮坎肩昭达格,头缠红、黄、蓝三色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出场时,双方摔跤手挥舞双臂,然后互相搏斗。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淘汰的方式,决赛出冠军手、亚军手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

摔跤参加人数不限,但须成偶数,少则二至四人,多则一千余人,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乌珠穆沁搏客有许多的摔跤技巧,可以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以抓住摔跤衣、腰带、裤带,但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不准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在摔跤开始的时候,摔跤手要着摔跤服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上面钉有数行铜钉和银钉,背面有圆形眼镜或吉祥之类字样。蒙古语称昭达格。下身穿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肥大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和各色绸料做成腰间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短裙,蒙古语称希力布格腰上还扎有花皮带,库掏前面双膝部为绣有别致的图案有孔雀羽形、火形等吉祥图案。脚登蒙古靴和马靴,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

东乌旗摔跤手巴图吉日嘎拉,锡林郭勒盟阿日斯楞称号的摔跤手。2012年获得1024搏克手冠军。21210呼和浩特市哈萨尔搏克城市擂台赛冠军。巴雅尔巴特尔蒙古国最高勋章「北极星」。

 

锡林郭勒不同蒙古族部落的服饰大气典雅,豪华、端庄,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乌珠穆沁服饰、浩齐特服饰、阿巴嘎服饰、苏尼特服饰、察哈尔服饰,各有千秋,独具风情。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察哈尔蒙古族服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蒙古族服饰的款式和风格,多采用元代皇宫的颜色,服装的领口、大襟不锈花,领边、领座、大襟、垂襟和开衩衣边用绸布进行镶边,体现了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华丽多彩的宫廷韵味。

乌珠穆沁服饰一直以服饰华丽而闻名。乌珠穆沁蒙古族的服饰多采用绣有纹饰的红、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布料制成,领口和袖口宽大并装饰有各类吉祥图案。乌珠穆沁人的蒙古袍比别的地区要显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婀娜多姿。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察必皇后对服装设计很在行。当时,元朝人戴的胡帽没有前檐。有一次,忽必烈骑马打猎回来,告诉皇后,眼睛总是因太阳炫射而睁不开,心灵手巧的皇后想了想,便在忽必烈的帽子上缝了一个檐,后来再一试,果然解决了这问题。忽必烈非常高兴,便下令以后的帽子都照这个样子制作。     

还有一次,她发现忽必烈骑马时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便骑马弓射,于是就尝试着做了一种新的衣服,用旧衣改制而成,后边比前边长,没有领子和袖子,两边各缀一排襻扣,穿起来舒适方便,皇后还给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比甲,这种衣服便于弓马,而且形制特别,穿上去感觉非常潇洒,因此时人争相仿效,或许这就是现在马甲的由来。

草原婚礼,姑娘远嫁,离家的远行,泪洒草地,百般的亲情难舍难分,浩大的场面搅动百里原野。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色彩斑斓,流传千年,百花争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沿革久远,精益求精,传承永续,成就大观。锡林郭勒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印记、驿站、中兽医疗法、焖汤疗法、酸马奶疗法、乌珠穆沁博客、沙嘎游戏、蒙古象棋等。

印记,蒙古语称“塔穆嘎”,蒙古族人民在游牧过程中,为了区别宗族、氏族部落、以及个人家庭的牲畜,在牛、马、骆驼等身上打上印记。

近年来,苏尼特左旗建立了永久性印记文化展览馆,2007年8月被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印记文化保护基地”,2008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蒙古族塔穆嘎文化之乡”、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五畜印记文化之乡”荣誉称号,同年由文化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驿站在元代文书中称为“站赤”。驿站在我国古代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位于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的伊林驿站是张家口—-二连---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古“茶丝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遗存。二连浩特市依托此驿站遗址筹建伊林驿站博物馆。伊林驿站遗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驿站”由二连浩特市文化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医药》的中兽医疗法。中兽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考古学家于1963年发现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砭石,经鉴定,具有切割脓疡和针刺两种性能的医用工具。这一发现是研究我国火和石器、骨器用于温热疗法、针灸术及其它外治疗法起源的重要依据。2008年由多伦县文化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医药》的焖汤疗法。焖汤疗法是蒙医传统饮食疗法之一远古时期,以狩猎为生的草原先民们把猎物的肉同水、烧红的石块放入整皮内或胸廓里,焖熟用以食用;到了元朝时期发现其医疗价值,诸多蒙医在焖汤中配用各种药来治疗风湿疾病;当今已成为营养,具有健体强身调理气血的作用2008年由正镶白旗文化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医药》的酸奶疗法。酸马奶,蒙语称“策格”,是用马奶发酵而成的一种饮料,酸马奶疗法是蒙医传统的饮食疗法之一。酸马奶对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总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起很大的作用,且对胃肠道疾病、肺结核等肺部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等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08年由锡盟群众艺术馆、锡盟蒙医医院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的乌珠穆沁博客。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搏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参赛人数以偶数来进行,比赛不分年龄、级别,不限时间,一跤定胜负。自建国以来,乌珠穆沁选手在历次、历届国家级、省级举办的各类运动会、杯赛、大奖赛中获得的金、银、铜牌数以千枚,2008年由东、西乌珠穆沁旗文化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蒙古族搏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锡林郭勒搏克占有重要地位。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沙嘎游戏。沙嘎俗称嘎拉哈,是动物的拐踝骨。沙嘎游戏是在狩猎、游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智力游戏,是蒙古族重要节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竞技项目,玩法有将近120多种,沙嘎游戏在苏尼特左旗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2008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命名苏尼特左旗为“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沙嘎艺术之乡”, 同年由苏尼特左旗文化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蒙古象棋。蒙古象棋,蒙语称作“喜塔尔”或“沙特拉”,与赛马、摔跤、射箭一样是那达慕大会上重要的传统竞技游艺项目。

其造型生动逼真,具有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1989年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4年10月,在呼和浩特举行了首届“棋协杯”蒙古象棋赛,并首次实行了“蒙古象棋等级称号条例”。

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由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申报被列入首批盟级、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林郭勒文化源远流长,草原的民俗风情千古传扬。草原千年不老,岁月一直年轻,历史的长河造就,绿草地的荡气回肠。草原的民俗风情,记忆着祖祖辈辈的生活和创造,有悠扬,有苍凉,有悲伤,有豪放。回响着千古的呼唤,昭示着光明灿烂的起航!英雄的草原儿女,把草地的碧波与蓝天白云,写在心上;把马群驼群与牛羊放牧在天堂。这是一方净土,书写了人类文明的华丽篇章。

20201112

 

 

 

作者:殷继红,作家,诗人。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知名人士。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锡林郭勒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上都文化与地方学建设、锡林郭勒文化、乌珠穆沁文化、锡林浩特文化等。

锡林郭勒盟作家协会会员。锡林郭勒盟诗词家协会会员。锡林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锡林郭勒盟评论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作品:草原是诗,文化是魂。为草原而歌,为上都文化和锡林郭勒地方文化而发声,创作了多篇有影响力的文化论文和散文、诗歌。《地方文化的学科定位和我们对锡林郭勒文化的探索》一文在《首届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做了论坛发言,并编入论文集。论文《上都遗址的历史价值和上都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乌珠穆沁文化是游牧文明的瑰宝》《历史悠远的锡林浩特》《乌珠穆沁庙宇考》《扈从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浅谈忽必烈时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融汇》《说说元代上都景观》《元代京城上都的建筑形态和独特风韵》《锡林浩特的身世与由来》等在《地方学研究》《中国地方学信息》《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研究通讯》《元上都文化》《中国蒙古学信息网》等专业学刊发表。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

《神奇的草原芍药谷》《历史悠久的锡林浩特》《祖国,母亲》《雪野诗情》《美丽的天鹅湖》《神奇的草原》《冬日牧歌》(外一首)《元代扈从诗文是中华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乌珠穆沁草原的古商道和口岸文化》等文化散文和诗歌作品在《地方学研究》《锡林河》《额吉淖》《文化》等纸刊发表。

《山丁红了》《召唤我》编入诗集《诗歌唱》(文艺出版社)。《七百年,我遇上你》《英雄》《天空的花园》《我们的童话》入编《中国阴山诗歌选》(四川民族出版社)。

热心儿童文学和校园诗歌写作。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百余篇(首)。主编儿童文学集《遇见美好》《繁花盛开》《桃李芬芳》《诗意草原》等。指导、汇编儿《童诗《春天》《春天来了》《假如我是一朵云》《美丽的雪》《听雪》,散文《我的同桌》《我最喜欢的玩具》《我与书的故事》等,百余首(篇)。多篇在全国征文中获奖。

 


上一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经济学思考
下一篇: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关于表彰殷继红 包玉瑞的决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8284]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928]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3063]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866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