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话脍炙人口,至今仍被奉作中国的“学者的使命”。作为文化学者在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贴近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全面系统学,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比如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它首先就具有审美的功能。诗词让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变得美化,变得诗化。其次,写诗又成为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评价社会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同时,写出美好的诗歌,后代传诵和传扬它,又能够凝聚人心,凝聚共识,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尤其需要把传统文化的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笔者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一定要认识到,我们培养人的目的,不是只培养他们的某些职业技能,而是要培养我们的孩子、我们的青少年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特别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养他们全面发展,走向真善美,这就必然需要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像我们的爱国主义传统,来源于深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家国情怀来源于更加深厚和绵长的大一统的国家和观念,这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传统文化是充满魅力的宝藏,在不断挖掘其精髓的同时,更需要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从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责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丰富又独特的文化地域和文化资源,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生活智慧和民俗,表达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彩纷呈。
用民俗滋养文化自信。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从古至今,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伦理观以及审美观,且具有广大的受众面。这些民俗代代传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族文化自信。在过去五年的砥砺奋进中,从上到下,我们凝心聚力,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上,迈出了新步伐,使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如我们鄂尔多斯的草原生态文化、成吉思汗文化、农耕文化、成吉思汗祭祀文化、鄂尔多斯民俗等,包括大批的民间艺术家,文化遗产传承人,都有了充分发挥他们智慧和能力的舞台,这使得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了贮存、保护、传承,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民俗是生动的生活资源,是人们心底的力量,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怀,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珍爱我们独特的民俗文化,并加强对其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对于确立我国民众文化身份,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形成文化强国的文化号召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也为中国文化跨出国门,融入世界文化,开辟了新的通道。
中国地方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话语,它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中华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当下的中国地方学学研究、普及与传播如何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中有所作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研讨地方学社会组织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创造和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地方学文化精神。
“创品牌地方学,建和谐研究会”。十多年来有一群人,他们废寝忘食、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以创建品牌地方学、和谐研究会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扶持和培育中青年专家队伍,发挥阵地型智库型研究力量。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长年累月行走在乡镇、学校、企业、厂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地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知行合一,为民担当,迸发出了改变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能量。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于2002年9月,该会以鄂尔多斯学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民族、生态、民俗、宗教以及文学艺术等。多年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深人挖掘并传播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着眼于鄂尔多斯现阶段的发展,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成为繁荣发展该地区社会科学和传承先进文化的学术阵地。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基于研究鄂尔多斯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和现代鄂尔多斯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以及鄂尔多斯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历史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鄂尔多斯学以及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地方学的使命包括人才培养、地方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要按照立足中国和鄂尔多斯市、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地方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鄂尔多斯的风格、民族气派。
历史发展到今天,当代中国实践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的视野与思维,理应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因此,必须继续深化中国地方学的研究、普及与传播,推动中国地方学及其学科走向创新发展,为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强大动力。学者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任重而道远。
学者的使命。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为人”,用孟子《告子》里的一段话来说明就是:“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荀子在《劝学》里则解释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相当于孟子讲的“修天爵”,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的“为禽犊”,就是“为人”,相当于孟子讲的“要人爵”,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儒家大师们最为反对的。《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中国古代对学者的道德要求极高,“内圣外王”是中国学者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宋代理学家张载进而把这种强烈的社会关怀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再来看看西方对于学者使命的认识。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真正的德性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这是对学者使命的简洁而全面的规定。在《论学者的使命》中,费希特说“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为了更通俗明确地解释这个使命,费希特将其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为社会服务,“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一部分是以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为己任,并“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履行这两个使命就是履行学者的真正使命、最高使命。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者必须对随时变化着的人们的不同需求有广泛的了解,并思考出解决这些需求的手段,向他们指明在当前这个特定条件下出现的需求以及达到目标的特定手段。费希特说:“就我们迄今所阐明的学者概念来说,就学者的使命来说,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即必须将提高人类道德风尚作为学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学者应该把提高人类道德风尚作为其在社会中全部工作的最终目标,费希特借用耶稣曾经嘱咐他的门徒们的话说:“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把东西方关于学者及其使命的论述放在一起,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成熟的、真正的学者的使命,不仅体现在其学术的造诣上,更表现在其提高人类道德风尚等社会关怀上。
在地方学研究学应该具有一下特点: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区域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形成的理论思想和成果。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在当下如何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与我们当下提倡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如何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对传统文化在创新上所做出的举措和方法借鉴、如何利用民间民俗活动来提高和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等。对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地方学研究,结合我们地方实际,应广泛研究鄂尔多斯如何结合当今时代精神、实践经验、民俗文化研究、民间民俗活动、民间节日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聚焦时代命题,探讨在文化与各产业高度融合的今天,如何通过文化资源的全域开发,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推动文化创意融入到社会生活和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探索产业全球化的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三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方略、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潜心研究地方学,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鄂尔多斯”、“开放包容的鄂尔多斯”、“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我们既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只有以本地区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们地方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地方学研究的必然要求。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地方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思考和研究新时代与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地方学研究领域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地方学体系。
不断健全学科体系,积极进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下一步,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对地方学研究领域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三是要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如地方民俗学、地方生态体系。四是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地方学的重要突破点。五是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总之,要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
地方学研究工作者的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地方学走进校园,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高校的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要抓好地方学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地方学教材体系。在教材编写、推广、使用上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学者、学校、出版机构等方面积极性,大家共同来做好这项工作。
发挥地方学研究成果的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构建地方学理论上,争取发言权。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全国地方学研究领域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积极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地方学的学术研究中心,支持和联络国外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如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成吉思汗文化”,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地方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本土的专家学者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对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文章,要给予支持。
此外,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地方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地方学研究成果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地方学研究信息化平台。要创新科研经费分配、资助、管理体制,把财政拨款和专项资助结合起来,把普遍性经费资助和竞争性经费资助结合起来,把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结合起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
激扬地方学的时代活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地方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广大地方学研究工作者与时代共奋进、与人民同呼吸,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文化学者自觉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中,为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努力,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才会和时代不断相伴相随、激起更大的建设中国梦的力量。书写中国特色地方学的新篇章,用思想和理论的力量奋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