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2025工作力度,明确今后研究会工作发展方向,4月3日举办了研究会工作前瞻座谈会。理事长徐进昌,副秘书长牛明、焦福宝、殷继红与陈修明参加了这次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会议。 座谈中回顾了多年来研究会取得的研究成果,上都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在18课题作了深入探索和论述。克服多方面条件不足的困境,为上都文化研究,为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多方面的论题阐述,在国内外地方学建设与地方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坚持“元上都文化”官网建设。作为上都文化研究与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的专业学术平台,聚焦上都遗址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为学者、专家及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空间。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聚焦元上都历史与文化的多科题研究,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上都学、锡林郭勒学多方面取得学术研究成果,提升了锡林郭勒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元上都文化网(www.shdwh.cn)发布文章达到1379篇,阅读人次达到41万,浏览人次年增2万以上。同时,坚持“上都文化研究”公众号正常运作,已发布253期。成为一个不计回报的公益文化产品。 研究会把锡林郭勒文化研究与地方学建设,当做不懈追寻的学术事业和文化工程。以一贯之,守护地方学建设的学术性、地方性、公益性、开放性、社会性、服务性,砥砺前行,自我担当,奉献社会,默默坚守,耕耘在锡林郭勒地方学这方天地。 20年坚守,赓续中华文明,开启了锡林郭勒历史 文化研究的一片天地。创立了《上都文化研究》学术报。出版了《上都文化研究》(蒙汉)和《解读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化》等专著,孜孜以求。这番启动于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工程,跳动着一颗守望草原的赤子之心,它属于草原,它属于锡林郭勒,它属于文学,它属于文明。一方净土的灵气,永远属于人类文明。 耕耘在地方学建设的学科领域,孜孜以求。我们坚信,梦虽远,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多年来39次参加国内外地方学学术研讨会。成为“中国地方文化与地方学建设联席会”有生机的力量。 祝贺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20年,祝贺我们!我们的劳作不负锡林郭勒。我们的成果不负中华文明! 
牛明老师是研究会的中坚力量。20年来,他参与研究会的《上都文化研究》报“上都河”副刊责任编辑,《上都文化研究》(蒙、汉)专著副主编等多方面工作。是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资深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有小说《往事如初》散文集《午夜笔记》《含英咀华》出版。建立有《守望草原》个人公众号。 牛明老师多年来走遍锡林郭勒,考察,游历,多有著述。守望草原,考察锡林郭勒的地理风貌和历史遗迹。撰写了刻画锡林郭勒的众多佳作。守望草原的文字,属于草原,属于锡林郭勒,属于文学,属于社会文明。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对牛明秘书长寄予厚望!赞赏他对上都文化、锡林郭勒文化的高度认知和长期的坚守。相信他在上都文化研究和锡林郭勒地方学建设方面不负众望! 一方净土的灵气,永远属于人类文明。锡林郭勒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有待充沛地释放这份文化的光芒!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同仁们有情怀,有定力,自觉守望在上都文化与锡林郭勒文化研究的阵地,赓续文明,持之一恒,久久为功。把草原的地理容貌和历史风骨泄诸笔端,把一腔锡林郭勒的无尽风情,把上都文化的世界文明风韵,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文明的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的圣境。 2025、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