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学术研究>>专家论坛
  共有 14276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26日          【编辑录入:admin

内蒙古师范大学   金峰  胡日查

   哈撒儿,也速该次子,成吉思汗同母弟,生于1164年①。他从少年时代起跟随成吉思汗打天下,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蒙古国家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哈撒儿是在蒙古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家后,打乱过去蒙古旧有的部落组织,将蒙古牧民组编成为千户分别授予黄金家族成员。当时,哈撒儿得到四千户属民②,以呼伦湖周围以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作为领地③。据记载,成吉思汗"在所有兄弟和侄儿之中特别看重哈撒儿一系,按照兄弟和宗王的习惯上应得的权力,将崇高的官位和封号授于他和他的儿子们"④。1260年元朝建立后,哈撒儿子孙在元朝统治集团中仍旧担负重要职务,并享受很大权力。1307年,元成宗封哈撒儿第四世孙巴布沙为"齐王"⑤。后来,月鲁贴木儿和失列门等人也相继即齐王位。终元之世,"在全体叔伯和堂兄弟之中,成吉思汗的兀鲁黑只让哈撒儿的兀鲁黑坐于宗王之列,其他都坐在异密之列"⑥。这是哈撒儿子孙到了明代每一次关键时刻都忠于"大元后裔"蒙古大汗的原因所在。
   1368年,元朝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元顺帝脱欢帖木儿从大都逃回蒙古草原。不久,他的继承者们放弃元朝帝号,恢复了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国名称⑦,继续同内地新建立的明朝对峙。1388年,在捕鱼儿海大战中蒙古大汗的直属部队基本被消灭。随着蒙古汗权的衰落,漠北东部科尔沁部和西部卫拉特各部迅速崛起,他们成为蒙古地区最强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从此开始到达延汗统一蒙古的百余年期间,蒙古大汗始终摇摆于科尔沁部和卫拉特各部之间,甚至有时成为他们双方斗争的牺牲品。
   科尔沁是"豁儿臣"的同名异译。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由于科尔沁部的崛起,科尔沁成为哈撒儿后裔所属部落的泛称。这可能是不儿罕山兀良合之也孙迭额所统率的豁儿臣归属哈撒儿后裔或者哈撒儿及其子移相哥的超众的射箭技能给蒙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缘故①。明代前期科尔沁部牧地仍旧在呼伦贝尔一带,他们的直系封建主也仍旧称为齐王②。1410年卫拉特·兀良合部马哈木杀蒙古奔雅失里汗后,哈撒儿第七世孙科尔沁部阿克萨合勒以"元氏子孙已绝"③为理由,继蒙古大汗位,号称阿岱汗。1432年至1433年间,在蒙古权臣阿速部阿鲁克台太师的支持下,阿岱汗将势力扩展到兴安岭以南的兀良哈三卫地④。同时,阿岱汗子科尔沁部阿鲁克帖木儿与其弟乌鲁克帖木儿之间为属民问题发生纠纷。1435年左右,卫拉特·兀良合部马哈木子脱欢太师势力也逼近这些地区。乌鲁克帖木儿则率领乌吉叶特人为主的福余卫"杂部"投靠了脱欢太师,称作和硕特部⑤。1435年,脱欢太师子也先太师杀蒙古脱脱不花汗自己称汗,和硕特部成为卫拉特汗国的组成部分。
   1454年,在卫拉特内部阿刺知院的政变中也先汗被杀。蒙古科尔沁部同蒙古其它各部一起从卫拉特汗国的统治下摆脱出来。接着,哈撒儿十一世孙孛鲁乃齐王和诺颜孛罗特兄弟俩人,为重振蒙古汗权做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惩罚了杀害岱宗汗、马儿可古儿吉思汗、摩伦汗的郭尔罗斯部的彻卡登、多罗干土默特部的多郭朗台吉、翁牛特部的毛里海王等,并协助满都鲁汗消除了太师的特权⑥。特别是在达延汗统一蒙古的过程中,科尔沁部封建主们协助征服了强大的兀良哈部,并在平定右翼三万户叛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达延汗统一蒙古后没有把科尔沁部编入自己所属左右两翼六万户,而是尊称它为"阿巴嘎科尔沁"⑦,科尔沁部独自成为一个万户⑧。似乎同达延汗有着平等联合的地位,在军事方面对兀良合万户有统辖权。科尔沁万户本身,由左右两翼十三鄂托克构成。左翼七鄂托克是:茂明安、新明安塔奔、乌拉特、郭尔罗斯、阿勒塔沁、塔打勒沁、卜打沁。右翼六鄂托克是:克里叶特、伊克明安、萨阿赤惕、噶滚贺什格、吐亦别滚①。左翼七鄂托克归属孛鲁乃齐王②,游牧于呼伦贝尔、鄂嫩河下游以及嫩江流域③。右翼六鄂托克归属诺颜孛罗特,游牧于鄂嫩河上游④。科尔沁部牧地之所以向西扩展到鄂嫩河流域,而且原来属于卫拉特蒙古的克里叶特、伊克明安、萨阿赤惕等之所以加入科尔沁右翼诸鄂托克,显然是达延汗统一过程中科尔沁部封建主们独自征服漠北兀良合部的结果。至于向兴安岭以南嫩江流域的扩展,除了阿岱汗时期的军事行动之外,同1438年的锡古苏台巴图尔和1469年的孛罗乃齐王的逃往⑤也有关系。据记载,达延汗时期科尔沁部人口曾达到二十万人⑥。
   1517年达延汗逝世后不久,蒙古博迪汗将直属察哈尔部政治中心由克鲁伦河流域迁移到漠南伊克额里苏地区。原来不儿罕山兀良合部封建主们趁机在漠北发动叛乱,1524年波及到漠南地区。在这期间,科尔沁部孛鲁乃齐王次子图美札雅哈齐长子奎猛克塔斯哈喇一系以及内喀尔喀五部封建主们,为了逃避兀良哈的威胁,陆续迁徙到漠南东部的原兀良哈三卫地方⑦。从1466年开始的兀良哈三卫蒙古勒津等部的西迁为他们提供了方便⑧。迁徙后的奎猛克塔斯哈喇所属科尔沁人主要驻牧于嫩江流域,因此他们开始被称为嫩科尔沁⑨,以别于留牧故地的阿鲁科尔沁。嫩江流域原来是乌吉叶特部的牧地,因此嫩科尔沁有时也被称为"乌吉叶特科尔沁"①。到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阿勒坦汗独树一帜,开始同蒙古大汗分庭抗礼。为夺取蒙古汗位创造条件,阿勒坦汗南面接受明帝封号,西面联合察合台后裔沙汗,东面勾结女真贵族,并从西藏、青海引进藏传佛教之黄帽派。在阿勒坦汗的打击和排挤下,蒙古打赉逊汗为了躲避他的军事锋芒,再次率领察哈尔部向东迁徙到锡喇木伦河流域。嫩科尔沁部同内喀尔喀五部一起积极响应打赉逊汗抵制土默特部封建主们的分裂活动,成为大汗强有力的支持者。1587年至1588年间,嫩科尔沁部南面受到札鲁特等部封建主的阻止后,他们向东混同江江口一带扩展势力②,并同明朝建立了贸易关系。当时,奎猛克诸孙乌巴什、爱纳噶、阿敏等人分别统辖嫩江流域的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等部,他们的牧地进一步扩展到北起嫩江上游、南扼混同江口,西从大兴安岭山阳起东至现在哈尔滨以东的广大地区③。
   科尔沁部孛鲁乃齐王次子图美札雅齐长子奎猛克塔斯哈喇一系向嫩江流域迁徙时,孛鲁乃齐王长子鄂尔多固海所属茂明安、新明安塔奔两鄂托克人留牧于鄂嫩河下游尼布楚一带④。图美札雅哈齐次子巴滚诺颜和季子博尔海鄂特根属民仍旧留牧呼伦贝尔地区,后来发展成为阿噜科尔沁、乌拉特、四子部落等⑤。原来诺颜博罗特所属右翼六鄂托克人全部留牧于鄂嫩河上游一带⑥。从兀良合万户发动叛乱开始到1538年博迪汗率领蒙古左右两翼大军最后镇压期间,留牧漠北的科尔沁部人可能一度同外喀尔客七鄂托克人一起被兀良合封建主统治。因为,博迪汗镇压兀良合叛乱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提到科尔沁部军队参加。
   十七世纪初,长城内外政治形势发生急剧变化。1604年,察哈尔林丹汗即蒙古汗位,企图重振蒙古汗权。1616年,满州贵族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严重威胁邻近嫩科尔沁各部和内喀尔喀五部。早在1593年,哈撒儿十七世孙嫩科尔沁的明安同努尔合赤的"九部之战"①失败,嫩科尔沁各部和内喀尔喀五部只好遣使通好。后金汗国的建立,使嫩科尔沁各部孤立于嫩江流域,同内地的贸易来往被阻止了。加上,林丹汗政策上的过失和努尔哈赤的引诱拉拢,1624年嫩科尔沁部首领奥巴台吉终于倾向后金政权。这样,蒙古大汗第一次失去哈撒儿后裔的支持,后果是极为严重的。1634年,林丹汗同后金的斗争最后失败,在青海病故。1635年,林丹汗子额哲返回漠南,被后金军队俘虏。四十万蒙古国从1206年建立到1635年历经四百二十九年,最后灭亡了。1636年,后金改为清。由于嫩科尔沁各部封建主为清朝的建立出了大力,满洲皇帝给予其种种政治、经济特权。他们的牧地由嫩江流域向南一直延伸到旧边墙一带,形成清代哲里木盟科尔沁左右两翼中前后六旗以及郭尔罗斯前后两旗,札赉特旗、杜尔伯特旗,共十旗。
   1644年清朝入关前后,留牧兴安岭以北的"阿噜蒙古"或"阿噜部落"②,即哈撒儿后裔所属阿噜科尔沁、茂明安、乌拉特、四子部落封建主也陆续迁徙到漠南地区。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同嫩科尔沁部封建主有血缘关系,另一方面也同林丹汗的征讨和沙俄的侵略威胁有关。这些部落来到漠南以后,清朝将阿噜科尔沁部安插在昭乌达盟锡喇木伦河流域。为了防守阴山各口,将茂明安、乌拉特、四子部落派到大青山、乌拉山一带,建立乌兰察布盟。这次仍没有迁徙的原诺颜孛罗特所辖科尔沁右翼六鄂托克人,后来融合到外喀尔喀车臣汗部或布里雅特蒙古。
   至于1433年左右由乌鲁克帖木儿所率领的福余卫"杂部"西迁归附卫拉特后被脱欢太师命名为和硕特部③。从那时开始到大卫拉特部西迁中亚的七十年间,和硕特部一直依服于绰罗斯部④。1502年大卫拉特部西迁后,和硕特部在四卫拉特中单独成为一个卫拉特。不仅如此,1541年脱欢太师后裔翁郭查被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阿勒坦汗俘虏后,和硕特部从博贝密尔咱开始到鄂齐尔图汗共四代人即四卫拉特汗位⑤。1637年和硕特部顾实汗率领四卫拉特联合大军陆续占领青海、西藏①。同时,在四卫拉特中顾实汗最先同清朝建立关系。1676年准噶尔部噶尔丹汗在伊犁附近战败和硕特部鄂齐尔图汗后,当地和硕特部被解散,被编入到准噶尔汗直属诸鄂托克。南迁的成为青海和硕特二十一旗、阿拉善和硕特一旗。
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各旗县、哲里木盟绝大部分旗县、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和达茂联合旗的一部分、巴颜淖尔盟乌拉特三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彦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一部分,青海省绝大部分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原来都是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在中国蒙古族人口中,他们几乎占三分之二。
   早在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在革命圣地延安建立了成吉思汗纪念馆。解放后,在鄂尔多斯建立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弟哈撒儿的纪念堂,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之下,1988年在原鄂尔多固海王直属部落达茂联合旗新宝力高苏木恢复修建,并于1989年举行隆重祭典。这不仅是哈撒儿后裔的大喜事,而且是全体蒙古族人民的大喜事,也是整个中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值得庆贺的事情。
上一篇:将蒙古文《大藏经》列入重大科研计划的论证报告
下一篇:再论兀良合部落的变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4883]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7993]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295]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480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