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钩沉>>史海纵横
  共有 420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元曲”状元“马致远及作品欣赏

  发表日期:2022年10月14日      作者:李 守 华     【编辑录入:admin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其中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体裁,经元朝百年来,为元代文人墨客所创造,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宋亡元朝入主中原后,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地区广为流传。 元曲有着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曲中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表演形式,到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于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曲俩种。

元曲的著名代表人物为四大家: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和关汉卿。本文重点介绍元代曲家大师马致远及其主要作品。

马致远(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儒家礼乐思想在其前期音乐生活中起了主要作用。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

年轻时热衷于追求功名,建功立业。自认为有安邦定国之策,“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他曾向忽必烈的太子孛儿只斤·真金(1243—1285年)献诗并因此而为官,最后,因孛儿只斤·真金的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马致远任江浙行省务官,即为掌管稅务之官,从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编者注)。在这一职务上干了二十年,这一职务显然不适合马致远的性格,与他的抱负相差甚远。他在作品中哀叹空岩外,老了栋梁材”,还说自己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他仰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田园生活,故自号东篱 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经过了半世蹉跎岁月的马致远大概此时明白了“西村最好幽栖”他在【大石调·青杏子】中所说的世事饱谙多,二十年漂泊生涯,天公放我平生假。

此后,便开始了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其时,马致远专门从事杂剧与散曲创作,无论是抒怀叹世散曲,还是神仙道化杂剧,都流露出明显的道家归隐思想。

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马致远参加了“元贞书会”。

皇庆二年(1313年),元仁宗恢复科举。大概因此,马致远在至治元年(1321年)创作了套曲《粉蝶儿·至治华夷》来表示对元仁宗的好感。大约在这一套曲完成后不久,马致远便因病逝于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他所作的杂剧大约有15种,现存《汉宫秋》等7种,箸有《东篱乐府》一卷,现存115首。

让我们欣赏马致远的几首主要作品:

最著名的一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有位元代曲家、《中原音韵》的作者周德清,对此曲评价甚高,赞为“秋思之祖”,即当时写秋思之最高水平了。“秋思”曲子中构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的思乡图。看啊!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小桥边人家也已回家;而曲中的主人公却在荒凉的古道上、在瑟瑟的秋风中,骑着一匹瘦马踽踽而独行。(旅途劳顿马尚瘦弱,人何以堪!)还不知夜宿何处,这些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乡!全曲不用一个”秋“字,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景象;不用一个”思“字,却将游子的浓重乡愁写得淋漓尽致。此曲写得曲中有画,画中有曲,正所谓:”不用一字,尽得风流“。

另一首有名的元曲《南吕·四块玉·紫芝路·雁北飞》,是描写昭君出塞的故事,曲中把汉元帝与匈奴王呼韩邪单于对待昭君的不同心情,以及塞外草原风景描述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

南吕·四块玉·紫芝路(雁北飞)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剌剌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这是一首歌咏历史故事的元曲,描述王昭君出塞亲、远匈奴的当时心情,以及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曲中鲜明的对比手法描述了汉元帝与匈奴王呼韩邪单的两种不同形象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个是只见一行行飞,看不到昭丽容,感到无限的和沮丧。而却对着昭开心的热剌剌地欢唱、举杯畅。而王昭虽然匈奴国享有“宁胡閼氏”王后的尊贵,着华丽的服饰、食精美食物,但当她面对碧绿的草原,奶牛、肥羊群,心情仍很惆怅,她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作者描绘出塞外草原的美丽风光:绿色原野,牧草菁菁,收酪扇尾羊悠闲地吃草······这里的收酪牛:指能收奶酪的奶牛;扇尾羊:尾巴呈扇状的肥尾羊。看来,肥尾羊这一优良品种,如乌珠穆沁肥尾羊,延续几千百年了吧。

因写此曲,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

马致远出于羡慕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他还创作了一组四首《南吕·四块玉·恬退》,都以“归去来”一词结尾。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

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这组散曲中写道,酒刚打来,鱼新买来。满眼的云山像画图一样展开。在清风里,明月下,我终于有时间与心情,把多年来想写的诗文写出来。我本是个懒散之人又无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本领,不如这样归去,过好田园生活吧。

学习和熟悉元曲大师马致远及其作品,对于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探索与创作新时代诗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22.10.06.

【参考资料】

1、《元曲三百首》 陈龄彬 译注    山西古籍出版社

2、《国学馆》(人物咏志卷·诗词曲)

 

作者简介:李 守 华,曾任《上都文化研究》编辑。 自加入元上都文化研究会以来,先后撰写了四十余篇有关方面的论文、诗歌等文章。如《元代质孙宴》、《马可.波罗与元上都的传说》、《蒙元时代的文化艺术》、《蒙古汗位更迭与元朝皇位夺》等多篇论文被选入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出版的《上都文化研究》一书。

    194512月出生,籍贯山西省阳高县。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外语系,中共党员,翻译职称。曾在中共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锡盟外事办公室、锡盟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内蒙古振兴国际贸易公司、锡盟商务局等单位工作。曾任科长、翻译、副主任、调研员等职务。曾为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锡盟文联会员、锡盟外国语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有关个人资料曾被选入《中国专家大辞典》(第十一卷)


上一篇:蒙汉文化交流的道润梯布、尹湛纳希
下一篇:匈牙利系炎黄后裔,西迁入欧与草原石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7575]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2576]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2692]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791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