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
中国草原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会承办
北京金草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北京知青内蒙古插队50周年 丁酉年巴彦罕(巴林右旗)敖包祭祀及那达慕”《心向草原》大型系列公益活动
巴林右旗大板镇的领导和牧民们
心向草原 一路同行的朋友们
京城乌兰牧骑的朋友们
敖 包 相 会
(上)
十五的月亮,
升起在天空哟……
《敖包相会》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情歌。
但是,亲爱的朋友,您登上过蒙古族祭礼中的“敖包”吗?
2017年5月27日,笔者随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中国草原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会承办;北京金草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北京知青内蒙古插队50周年 丁酉年巴彦罕(巴林右旗)敖包祭祀及那达慕”《心向草原》大型系列公益活动”一行40多人,来到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
车到巴林右旗大板镇,宝力高书记带领数名美丽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湛蓝色的哈达和美酒,按蒙古族欢迎远方客人的“下马酒”礼仪,列队欢迎。一时间,天成宾馆门前广场彩旗飞舞,哈达敬赠,醇酒飘香,欢声笑语。
下车伊始,此行的秘书长廖辉女士宣布:“登敖包者,明晨1:30集合。”笔者窃喜,惯于早起的我,早起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心中的“敖包”心结。
月黑风高,碎石漫路,遥遥山径,圣山之巅。来到巴彦罕敖包圣山脚下,笔者登时傻了眼。人老腿先老,老腿可否给劲儿登上那遥遥可望的山顶?此时,廖辉女士那温暖如春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按当地风俗,夜里
仅允许男人上山祭祀敖包,天亮,太阳升起后,女人才可上山祭祀。”同行的哈斯巴根将军解释说:“黑夜阴气重,妇女会受到伤害,所以,太阳升起,阳气上升,妇女才可登山。我们蒙古族很知道爱护妇女啊!”哈斯巴根将军的话语落地,引起一片欢声笑语。
抬眼望着身边表情凝重,手持祭礼,脚步匆匆,身强力壮的“男人流”,笔者思忖,男人只有一个选择:“上”!况且,还有那沉甸甸的“敖包”心结。
山风浩浩,怎奈汗水淋漓;石阶高耸,更验老腿衰膝。一步一挪之中,草场渐渐远去;气喘吁吁之下,圣山张怀抱拥。圣山,群山环抱,孤峰云天,神居圣住,远离世俗者也。朝拜圣山,是一次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在历练中,弗乱其身,冥思凝想,洗礼凡尘,澡雪精神。行进的一瞬间,笔者突然领悟到,苍茫无际的雪域高原,冰石狼藉的天涯之路,为什么有那样多络绎不绝的藏民们牵着牛车,载着全部家当,牵儿挂女,口诵六字真言,展身磕长头祭拜,千里迢迢,奔向神圣的布达拉宫,即便是丧生在朝拜的路上也在所不惜。心结所在,何惧艰难。
行思漫想间,碎石石阶,似变成金光大道,老腿衰膝,也似焕发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词句)般的豪迈。
停住!站住!巴林右旗大板镇宝力高书记介绍的,廖辉秘书长也介绍过的有着数百年祭祀史的圣山“巴彦罕敖包”就在眼前啦!
在打开笔者的千千之长的“心结”之前,有一些缘由要向亲爱的读者交待啊!
自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在伟大的《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结尾,就不得不无奈地浩叹道:“学者多称五帝,尚(上古)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训),荐绅先生难言之。”
旅美华人朱学渊博士在《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一书中指出:“历来人们只把‘雅言’当作是优雅的语言,因此,不理解这段‘太史公曰’。其实,‘雅言’或‘雅驯’是指后来形成的汉语,而记载着黄帝事迹的《百家》不是用雅言写的,司马迁去咨询有学问的人,可是连博学的荐绅先生也不知所云。”
朱学渊博士此书于2008年6月在国内出版,其给学界带来的震动,自不待言。
(朱著大陆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1版)
其实,早在2000年,唐善纯《华夏探秘-上古中外文化交通》一书中说:“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曾根据黄帝姬姓,而北狄中也有姬姓,指出黄帝原属戎人和狄人。”;“关于狄族使用的语言,过去人们一无所知。但由于狄以后的狄历、敕勒等族的语言为突厥语,所以我们认为狄语就是阿尔泰语系中的一种语言,当是无疑问的。”;“汉语中的阿尔泰语成分,与黄帝所属的狄族南迁有关。”(第164-167页)
关于阿尔泰语系,唐善纯介绍说:“阿尔泰语系发源于阿尔泰山区,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分突厥、蒙古、满-通古斯三个语族。阿尔泰语属粘着语类型,其特点是:词根一般是不变化的,附加后缀为构词和构形的主要手段,粘合多种后缀,以表示多重语法意义,有词尾无词头和词嵌;名词性的词,有数、格及领属等语法范畴;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宾语居中,谓语在后;修饰成分在中心语前;词无语调而有重音。”(第166页)
熟悉和喜爱古汉语,或如太史公专治文字“雅驯”者不难看出,与其说唐先生在介绍阿尔泰语系,尚且还可说在介绍古汉语语法。
2013年12月,徐江伟在《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这些问题在学术上较复杂,可看原著。)
一、五帝三代都是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奴隶制国家,他们征服劫掠中国南方从事农耕、使用单音节的越人为奴隶。
二、黄帝是游牧民族的首领,来自古代的“蓟”,在今北京以北一带,包括呼伦贝尔地区;他说的语言是古阿尔泰-满洲女直(真)语。
三、古汉语(即:雅言-笔者)的底层是阿尔泰语,如:《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谓语“知”在宾语“吾”后面。);阿尔泰语-蒙古语:看书:nom ujne(书 看)。
四、汉字起源于多音节的阿尔泰语,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才是汉字最早的发明者;甲骨文原本是多音节读音。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3年12月第1版)
这是继美藉华人物理学博士朱学渊《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一书,引起学界震动的又一次民间学者摘掉“荐绅先生”“有色眼镜”的有益尝试。学者赵诚评论道:“他(徐江伟)在书中对古代汉语的阿尔泰语释读,只要50%,甚至40%、30%能成立,中国古代史就得重写。”
众多学者关于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乃阿尔泰游牧民族的首领并说的是阿尔泰语的学说令笔者耳目一新,遐想联翩,形成心结,追随而去。毕竟,内蒙古草原是一代草原知青的“第二故乡”,我们是传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终结者。我们应是最能读懂蒙古族人文历史的人群。
让我们回到“巴彦罕敖包”吧。
笔者登上了圣山,即将开始拜祭之仪。汉语之“登”,其形、音、义皆来自阿尔泰语。
徐江伟指出:“蒙古人自古就有到山顶上去祭拜的习俗,蒙古语称‘对尔’deer。他们会在秋高马肥的世界,在一个传统的日期里,到某个山顶献祭。又如正月(白月)的前三天里,蒙古人心目中最重要事,就是去山顶‘对尔’。携带着丰盛的祭品,还有从畜只耳朵上剪下来的耳片(在耳朵上剪出记号),以及出卖牲畜时从其身上薅(hāo-笔者)下来的毛。他们把耳片和畜毛挂于山顶树梢上,在系上哈达,再在敖包上添加石块。其时人人神情庄严,仿佛每一步都与自家性命攸关。
金文‘登’字正是这种草原习俗的缩影。指手捧着盛放祭品的‘豆’(古代容器),自下而上地去进献。《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就是这个汉字的本义(卬,由两部分组成的会意字,左是跪着的人,右是站着的人,他们都在抬头仰望)。登的原始本义表明。蒙古语‘对尔’就是它的原始读音。只是后来原始本意被抛弃,只留下‘到高处去’的意思。《史记》记载了秦始皇‘登 ’泰山事迹。始皇帝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去封祭。泰山海拔虽不很高,但在华北平原上突兀而起,显得特别雄伟,有‘对尔’习俗的秦始皇到山顶去献祭是很自然的,始皇之‘登’泰山,形神兼备,一字足矣。”(该书第337页)
彩旗猎猎,香烟飘飘,醇酒熏熏,赞呗声声。笔者渐渐融入到拜祭的人流。无独有偶,“拜”字的形、音、义亦来自阿尔泰语。
徐江伟指出:“拜 草原有敖包的历史已无比久远。游牧民族每次祭祀敖包的时候,都往上面添加石块,久而久之就成了大石堆。几乎所有的匈奴大墓都是积石塚。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大墓上便有这种石头堆积。游牧民族祭拜敖包的时候,还要插一些树枝,在树枝上挂丝线和哈达之类的东西,飘飘荡荡,迎风招展。而金文‘拜’字正是如此造型,就与草原
敖包情形相似,推测其原始读音就是‘敖包(鄂博),今天的汉字读音由此缩音而来’。”(该书第338页)
几十平方米的山顶,矗立着一人多高的石块堆砌的敖包,雄伟苍劲,直指天穹。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顺时圈行,合十膜拜。平时赳赳雄风的蒙古族男子汉们,颔首拱背,屈膝漫步,眼含热泪,口诵心声。数百近千人的赞呗之声,竟汇合成巨大的交响乐,翻腾摇滚在巴林右旗草原天穹。曾经在插队时期任过蒙古语翻译的笔者,听不清他们在唱什么,于是想起《蒙古秘史》中的一段韵语:
蒙皇天之题名,
得后土之相济。
蒙古族在祭祀时,总是首先要“赖天地之赞力”。为了牲畜肥壮,为了亲人健康,为了收获爱情,为了多子多孙。数百年来,巴彦罕敖包,承载着草原牧民的全部精神寄托,佑护着一个伟大的民族。
拥抱敖包,心潮澎湃;拜祭敖包,精神虔诚。手触坚石,一股暖流直达心房。心心相通啦!心有千千结,今天,在巴林右旗草原太阳初升前的拂晓,融化开来。
笔者致意巴彦罕敖包一个喜讯:学者徐江伟破解了关于敖包的千古之谜。
这,还要从杜牧《阿房宫赋》说起。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唐人杜牧(803-852)《阿房宫赋》所描述的阿房(páng )宫,简直就是2500年前的“天上人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说,始皇帝从此沉迷于声色犬马,忘了以天下黎民为重。于是,好景不长,覆灭一念;“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之文作于公元825年(唐敬宗保历元年),想借火烧阿房宫的传说喻谏唐敬宗。他并未去咸阳遗址踏勘,全凭想象发挥。关于此文的主题,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得很明白:“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但后人或出于喜欢文章的精美,或出于对楚霸王率江东子弟平天下豪迈气概的敬仰,对他的描述深信不疑;文学的渲染夸张,千
年岁月的陶冶积淀,竟应对了那句反派的格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楚人一炬”的故事在历史上经过说唱演义,不断重复,越来越生动丰满,终于变成了“历史”。
2006年,为开发阿房宫遗址,经国家批准,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挖掘。但考古报告让世人大吃一惊,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在整个阿房宫遗址范围内,除了发现一个大土台基外,再没有发现有其他大型建筑遗迹,也没有发现火烧的痕迹。怎么会这样?为不遗漏任何线索,考古队再次以每平方米五个探洞的密度进行探勘,结果除了夯土之外仍不见其他东西。担心疏忽误事,他们又把各探方中的泥土样本送显微镜专家检测,仍然找不出由焚烧产生的碳化物。
如此远离人们期望值的考古报告引来一片指责声。面对央视记者采访的镜头,考古队长李毓芳解释说:“我可以肯定并且斩钉截铁地说,阿房宫前殿遗址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项羽当年烧的可能是秦咸阳宫中的建筑,绝对不可能是阿房宫。当时阿房宫可能是基础打好了,但宫殿没有盖,可能一直没有修完,也就没有什么好烧的了。我们这次考古没有找到大殿封顶的东西就是一个佐证。”
这次考古收获寥寥,建遗址,搞旅游,显然无从谈起了,但楚霸王项羽背了2000多年火烧阿房宫的罪名算是被洗清了。其实,《史记·项羽本纪》只是说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并未提及火烧阿房宫。
今阿房村南确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夯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用密实夯土筑就。虽经2500年风雨侵蚀,土台轮廓仍然清晰可辨。当地农人称其为“始皇登天台”。勘探发现大台基还有四条坡道,东西两条约30米,南北一条长约300米,另一条约100米。坡道底宽上窄。土台四周散落有战国晚期至秦代的细绳纹陶片,篆文戮印瓦当,几何纹空心砖块,红陶釜片等,还有大量红烧土块。
当年的阿房宫到底是何种情形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鎬,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独之咸阳,以像天级,阁道绝汉抵宫室也。”
司马迁所说的“殿”显然不是指有覆盖的大殿。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古代,如此“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的有盖大殿是无法建成的。那“可以坐万人”的“殿”只会是大露台!要特别注意“以象天极”之语。秦始皇呼之为“阿房”的地方,不会是后妃生活之所,可能是高台式宗庙建筑。
从《秦本纪》记载可知,阿房宫规模宏大,并且“前殿”已经完工并使用过了。否则“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说法无从产生。只有实地看到过的人才说得出来。
关于阿房宫的名称,司马迁说:“秦始皇三十五年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责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由此得知,秦人称这个宏伟的建筑为“阿房”,原本没有“宫”或“殿”的称呼,都是后人根据习惯加上去的。《秦始皇本纪》两次出现“阿房”字样,后面并没有“宫”或“殿”字。
“阿房宫”的传统读法是“ē páng gōng”。人们习惯从汉字的本义出发解释。一般认为“阿”(ē)指山脚下弯弯曲曲的地方,“房”有“房”有“páng”这样一个读音,且通“旁”。《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关于此宫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秦王嬴政年青时曾爱上一个民间女子,美女名“阿房”。民间小女子么,阿狗阿猫什么名字不会取呢?秦始皇爱得死去活来。但美丽的爱情终究没有美丽的结果。为了纪念深爱过的女子,始皇命之曰“阿房宫”。
那么这个有着高大台基,曾建有五丈锦旗的“阿房”是做什么用的呢?这种奇怪称谓,先秦古籍中从未出现过,它的本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学者徐江伟特意去查了明朝编撰的《华夷译语》,他说:“不看不知道,原来蒙古语‘社稷’就读作‘阿儿拍’。这‘阿房’是秦人的社稷坛明矣!其实,‘阿儿拍’是突厥语方言读音。通常读音就是‘敖包’是也!但早期汉文史书多记作‘鄂博’。”
敖包是阿尔泰游牧民族祭祀天地祖先的地方。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聚会地也是敖包,那达慕总是在某个敖包边举行。《蒙古风俗鉴》记载:古代蒙古族每一个“鄂托克”(氏族部落传统扎营地)都有自己的敖包。敖包也是有等级的,王公、台吉、那颜们的敖包称为“金敖包”,最为尊贵。
(该书第278-280页)
啊……!巴彦罕敖包!(汉译:巴彦 富贵、 富有;罕 诸侯王公。)原来您是“金敖包”,是巴林右旗草原的“阿房宫”。今天,咱们破解了历史老人的千年迷雾,您一定也要为驰名世界的2000年前那个叫“阿房宫”的先祖感到骄傲和自豪了吧 ? (待续)
敖 包 相 会
(下)
(续前)
祭祀敖包,要顺时针圈行。短暂地与巴彦罕敖包“亲密接触”后,笔者即被密密麻麻的人群边缘化。忽觉脚下有动静,低头一看,只见一位年轻的牧民,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在漫坡草丛中,跪拜敖包。那孩子,很瘦小,看样子仅仅两三岁吧;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仰望着漆黑天穹下探照灯光中随风飞舞的彩旗,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阻挡着他的目光去拥抱巨石堆砌的巴彦罕敖包,但他学着父亲,口诵赞呗,磕头施礼的庄严虔诚的表情,使人们坚信,那幼小心灵一定孕育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自信。他在为草原祈福,为亲人们祈福,为自己一生的平安幸福祈福吧?
笔者的思绪穿越了122年,来到湘潭韶山冲。
毛泽东的母亲文氏在生他之前曾生了两个男孩,但没有长大就夭折了。在生下毛泽东两个月以后,文氏把他带回湘乡外祖母家。外祖母特别看重这个外孙,硬要放在自己身边抚养。
湘乡这个地方有个风俗,为了把命根子带大成人,往往用家畜的名字来给孩子取小名,因为家畜长得贱,越贱就越容易养育。有的父母便给子女取乳名 “牛仔子”、“羊妹子”等。毛泽东的外祖母不喜欢这类小名,却看中了本地山冲里一块大石头。这石头高达2 丈,底下有股清泉流出,常年不断。传说很久以前这地方出过妖怪,经常光风作浪,有个人为民除害,把妖怪镇压在石头下。从此,当地的人们便把这块巨石当神朝拜。有一天,外祖母把毛泽东带到石头前烧香叩头,并拜石头为 “干娘”。因为毛泽东排行第三,外祖母便给他取乳名叫 “石三伢子”。
也许,石头与伟人似乎有着种种千年奇缘。
《蒙古秘史》中,讲述了铁木真(成吉思汗)在石头的佑护下,死里逃生的故事。当年,少年铁木真被死敌泰亦赤兀惕人追杀,逃进帖儿古捏·温都儿山之林中。山高林茂,马不能入,泰亦赤兀惕人无法骑马追歼,只好围林而守。六天六夜后,饥渴交加的铁木真欲从林中复出时,“林口落白石大如帐房而塞焉。”铁木真思忖“莫非天止之乎?”于是“返而又三宿。无食而凡九宿矣。”。已经熬到了几乎饿死的铁木真绕过“大如帐房之白石”冒险闯出,即刻被俘。后经锁儿罕失剌一家,尤其是这家的女儿合达安的帮助,逃出虎口,成就伟业。
《蒙古秘史》以美丽的韵语表达了千年一人-成吉思汗对高山大石的感恩之情:
于不峏罕合勒敦上,
躲得我如虱之命矣。
惜我独自之命,
以匹马趋彼麋径,
为破柳之房屋,
登合勒敦山焉。
于合勒敦不峏罕上,(原文如此-笔者)
遮护我如蚁之命矣。
我惊惧极矣。
(道润梯步《新译简注 蒙古秘史 第59页》)
人类崇拜石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极其久远。据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天外飞来的陨石中,就含有孕育生命的物质-氨基酸。那么,人类作为高级生命体,其最初的原始物质来自宇宙其他星体,也未可知。也就是说,石头,不仅可拜作“干娘”,更可能是人类的“亲娘”。200亿年前,时值奇点,轰然爆炸,尘埃落定,凝聚成形,地球诞生啦!金木水火土,营养百草千兽,雄雌构精,绵延种群,全赖于此。据统计学家说,1000年
中,1400万男男女女,忙来忙去,才会有一个人类的生命诞生的机会。之后百年,生命虹解,香消玉殒,融入凡尘,回归到金木水火土中,经万年积淀历练,复变顽石。再后,千年走一回,启航新的生命轮回。《西游记》说石头里蹦出个神猴孙悟空;《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宝玉唱道:“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看来是有道理的啊!
“咚咚咚……”
祭礼中的人们向神圣的巴彦罕敖包扔(应该说是“献”。-笔者)石块的撞击声,打断了笔者的思路。此情此景,令笔者突然领悟到“投石问路”的文化学意义。
百度百科:
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它比喻进行试探。
.民间传说,有一个走江湖的相士,一日,忽蒙县官召见。见面时县官对他说:“坐在身旁的三人当中,一位是我的夫人,其余是她的婢女。你若能指认哪一位是夫人,就可免你无罪。否则,你再在本县摆相命摊,我必将“妖言惑众”惩处你!”
相士将衣饰发型一致、年龄相仿同样面无表情的三位女子打量一眼,就对县官说:“这么简单的事,我徒弟都办得到!”他的徒弟应师父之命,将三位并排端坐的女孩子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看了半天,仍然一头雾水。他满脸迷惘地对相士说:“师父你没有教过我啊?”
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的脑袋上,同时,顺手一指其中一位女子说:“这位就是夫人!”
在场之人全部傻住了,没错,这人还真会看相。
事实是: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脑袋上时,师徒二人的模样颇为滑稽。少见世面的两个丫环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依然端坐,面无表情的女子当然是见过世面又有教养的夫人啦。
上述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同义互训,等于没说。民间传说所言,既不幽默,更南其辕而北其辙,问路问到县官夫人身上。百度百科的编辑们,如果亲自来到巴彦罕敖包祭礼看一看,肯定会为自己的无知而不胜尴尬吧?
巴彦罕敖包“告诉”世人,“投石问路”应是遥远的先祖们祭祀大典中求神问卜的最古老的方式。石头将告诉人们什么呢?
伟人词曰:“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起来的。在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不断改进用石头和石头互相打击制作的粗糙工具,逐渐知道使用凿磨过的较精致的石器。人类有了多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能力。
这时,我们一些聪明的祖先在磨制石片过程中发现,左边磨一磨,再右边磨一磨出来的石片,就比总是“剑走偏锋”式地磨一边的石片要好使。千百万次重复的生产实践,被称为“原始智力”的思想闪电终于击中了我们祖先的头脑园地,“一分为二”的“二元论”抽象思维产生了。祖先们发现,持“二元论”的人比起一根筋式的“一元论”者,要聪明伶俐,头脑敏捷,于是,愈加不可收拾。至老子,认识到“无”与“有”互相转化,“此两者(老子指的是有与无。-笔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人类的自觉觉醒的思维能力终于达成,“一阴一阳谓之道”成为人类哲学家们的普世信条。
约2300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受到《老子》哲学的启发,在自己的名著《小逻辑》中,开篇《有论(又译:“存在论”-笔者)》即讲:“只有就‘有’作为纯粹无规定性来说,‘有’才是无—一个不可言说之物;它与‘无’的区别,只是一个单纯的指谓上的区别。”
黑格尔开创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遭到曾经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杰出代表、人类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无情批判,他把乃师颠倒了的辩证法颠倒了过来,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但是,马克思在自己伟大的著作《资本论》中,又是运用了黑格尔的抽象思辨的“辩证逻辑”。所以,列宁在1914-1916年写的《哲学笔记》中说:“不研究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 ,特别是它的第一章。”
可能,这些哲学问题的表述太复杂了吧?那么,让我们追随一万年前的先祖们,去左边磨一磨,右边磨一磨地打磨石片吧。恩格斯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是啊!祖先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着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的光辉事业。譬如:航天飞机,尽管它是万千精密无比的零件集合组成,但如果抽象出制作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不外乎“左边磨一磨,右边磨一磨”,俟达到起飞要求,呼啸而起就是了。也就是说,从打磨石片,到航天飞机,人类的“二元论”思维模式是一模一样的。
俗云:“当人们沉默时,石头开始说话。”
石头会说话吗?
会。
一般来说,古猿是人和现代猿的始祖,出现在距今4000万年前到2500万年前,然后从25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是古猿向人类的进化,从300万年前到1万年前是原始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程。科学研究表明,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五万年前,人类才开口说话。人类曾是动物界的成员,与所有的能够开口发声的动物一样享有发出“a/i/u/ei/o”五大元音的能力。所不同的是,动物们在发声上是“一元论”,而人类在打磨石器中学会了“二元论”,即:元音+辅音。
人类在建立语言的最初时,如果有可能,总是希望在自然界或生产劳动中直接找到可模拟的声音。如:在幼兽寻找母亲的呼唤声中,模拟出“妈妈”;在雷鸣电闪的令人恐怖的轰鸣声中模拟出“爸爸”。也就是说,如果某一语词的发音有着模拟的成分,那么,它可能属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态”语。如:蒙古语的“大”,发音“būdòng”,显然是模拟巨石落地的声音;玉石,乃“石之精也”,先人加工一片精美的玉片,往往要毕数年之工,来之不易,当然要奉献给贤者佩戴,积多成串,哗然叮当,尊贵无比,于是,石头“教”先人们称之为“王”。笔者推测,“良”字的发音,似乎是先民们在加工击打石器的空谷回声中模拟出来的。辛苦劳动,哐哐作响,空谷回声,震撼心灵。如何向同伴介绍自己加工出来的精美的石片石斧呢?石头发出了空谷回声“良”!原生态已有啦!先人们开始联想,人之秀者为“郎”;兽之猛者为“狼”;五谷可果腹者为“粮”。
歌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石头会唱歌吗?
会。
德国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诗曰:
谁从事音乐,
就是有了一份上界的职业,
因为上界的天使,
个个都是以音乐为职业的,
而最初的音乐,
是推源于上界。
是谁将上界的音乐带到凡间呢?
相传战国时的音乐家师旷,原本是个酷爱音乐的家境贫寒,父母早亡的书生。他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和绝妙的技艺,能用一片树叶吹出十几种鸟叫声,每次吹奏时,都能引来很多人围观聆听,观众们听得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师旷见四方百姓对他吹奏的乐曲如此喜爱,于是想着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最动听的音乐记写下来,以便传授出去。自从有了这个心愿,他便日月琢磨起来。一天晚上,师旷思索到半夜,觉得疲惫,便昏昏睡去。梦中忽闻仙乐飘飘,时高时低,忽缓忽急,清扬雅丽;惊醒时分,却鸦雀无声,一片沉寂,不禁惊诧万分。第二天晚上,师旷刚刚入睡,梦见自己来到天宫排练天乐之地,听着一名红衣少女在弹奏的曲子与前日梦中听到的曲子一模一样。师旷上前作揖求教,红衣少女把乐道之法教给了师旷,并送了一些天宫的乐谱要他潜心研究。红衣少女说完冲师旷微笑致意,正准备离去,却被一见钟情的师旷一把拉住,再欲深谈;只听红衣少女大叫一声:“不要碰我!”话音未落,轰然一声,倒地不起,变成一块石碑。石碑为红褐色,有孔七处,恰似红衣少女的七窍。师旷懊悔不已,悲痛至极,整日哭泣,终致失明。梦醒时分,师旷身边果然有一石碑,但眼盲失明,只可终日抚摩轻拍石碑,以表达对天界红衣少女的思恋和感恩之情。忽然,他手摸掌拍到石碑七孔处发出“哆唻咪发嗦啦唏 1/2/3/4/5/6/7”的音阶。师旷大喜过望,天界的红衣少女用生命满足了他的心愿;他又用这七个音阶谱写了一首首天籁凡音,把美好的音乐传播人间。从此,天下乐师和百姓才懂得了记写乐谱和歌谱,师旷也被后世人们尊为“乐神”。
史上确有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其人;字子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 ,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洪洞县曲亭镇师村有师旷墓遗址。 七音碑确有其碑,原存于法门寺上殿檐口处,是一块刻着字并有七个圆孔的石碑。它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记述古代音乐发展史,并自身尚可发出七节音符的神奇绝妙的国宝。关于这块七音碑造就的年代无从查考,据后来的考古学家推断,至少不会晚于隋唐时代。当然,也有人推断诞生在北魏时期。据传说是由中国古代音乐乐圣师旷得仙乐而制成。师旷去世后,七音碑在战乱中被遗弃荒野,法门寺建成后,一位有心的和尚找到此
碑,并将它移至法门寺。当然,现存的这块七音碑是不是和师旷同一个时代诞生,由于考古资料缺乏,现在人们还无法确切地知道。人们知道的是,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本身能发出钟磬般的音阶,上面镌刻着中国古典音乐发展历史和技巧的七音碑,被一帮造反派和“红卫兵小将”砸烂了,然后又抛到一个石灰窑给彻底地火葬了。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悲哀,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
石头告诉人类的文化知识是数也数不清的。公元前209年,大秦帝国宰相李斯,用他创制的“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小篆,奋笔疾书《秦望纪功石》后,矗立于泰山之巅,吐纳于天地之极,信誓旦旦地发出千年一啸:“吾死后九百四十年间,当有一人代吾迹焉。”人类文明的脚步,每前进一步,都要刻铭山阿,刊石勒功。苏东坡曾咏道:“异哉砲石云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雪浪石》)人们有理由相信,若无石头,人类的文化史将荡然无存。所以,灵石崇拜将伴随人类,从远古走向未来。
天将晓,莫道辞别早。
巴彦罕敖包,今日相会,犹走过万年,您将如刻石勒铭般地永远在我心中。
返回草场,回望圣山,岩岩拥翠,峨峨斑斓。泪眼朦胧中,巴彦罕敖包似巍凌天柱,祥云缭绕,身披晨曦,霞光万道,明并日月,闪睛炫目。
恋恋不舍时,笔者耳边忽然飘来《敖包相会》那美丽的歌声:
如果没有天上的雨水哟,
海棠花儿怎会自己开……
2017.5.31-6.8 京东寓中
主要参考文献
道润梯步 新译简注《蒙古秘史》
徐江伟 《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
《寻找另一种起源-华夏文明猜想》
唐善纯 《华夏探秘》《语言学视野里的大东亚文化圈》
朱学渊 《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张 旭 《苍颉之谜-一个草原文化苍狼千年之谜的破解》
《舍少之谜-一个竹笛文化千年之谜的破解》
(本文写作期间,得到心向草原一路同行的朋友们的关注和帮助。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