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文化视角
  共有 10254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蒙古族服饰文化

  发表日期:2015年8月28日      作者:李 守 华     【编辑录入:admin

蒙古族服饰文化()

            

俗话说:“人凭衣服马凭鞍”。服装和装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最直接的外表装扮、表现和象征,也是一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体现。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就外国为例:欧洲的西装与革履、俄罗斯的灯笼裤和布拉吉、日本的和服与木屐等;国内各民族而言:汉族古代的峨冠博带、蒙古族的蒙古袍与蒙古靴、朝鲜族的短衣与长裙、苗族的统裙与银首饰、维吾尔族的袷绊与花帽、藏族的藏袍与藏靴、满族的长袍与马褂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服饰都体现着各民族外在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厚,民族风格独特等特征。

蒙古族民族服饰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草原游牧民族历史变迁的真实写照,是用亮丽色彩涂抹的一幅斑斓画卷。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 全区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东到西,十二个盟市中,蒙古族服饰文化中处处体现了历史变迁、民族风格、时代特征、草原游牧、高原气候、地域差别等特色。按照区域划分,蒙古族在服饰文化上大体可分为呼伦贝尔、科尔沁、察哈尔、锡林郭勒、鄂尔多斯、阿拉善等几种蒙古族服饰文化,其中锡林郭勒和察哈尔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素有“民族服饰之都”的美誉。蒙古族服饰文化主要是由蒙古袍、蒙古帽、蒙古坎肩、蒙古靴、腰带和装饰品等体现。现将荟集到的一些资料,作一初步探讨。

一、历史变迁的特点

从历史角度来看,人类从远古到现代,从穿兽皮、树叶遮体避寒,到现代五彩缤纷的衣着打扮,各民族的服装形成都走过一个漫长的改进、发展、创新的历程。同时,随着与外界的交往和交流逐渐增强,物资产品不断丰富,各民族在服装上也出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现象。“在古代北方民族文化中,胡服对中原汉族影响最广、最深,几乎改变了中原汉族服饰的全貌。”(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胡服是北方少数民族胡人创制的一种服装,具有适合骑马运动等特点。由此,发生了战国时的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299年)胡服骑射的故事:原来赵国人的衣服袖长、腰肥、领口宽、下摆大,不利于骑马打仗。于是赵武灵王下令改革军事,学习穿胡服,建立起骑兵部队,使赵国军事上得以强大。匈奴人、突厥人的服饰在蒙古族服饰中至今留有影响;清朝满族人的服饰对蒙古族的服饰也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满族官服对蒙古族服饰有很大影响。可以说,蒙元时代是蒙古族服饰的兴旺、发展时期;清代是蒙古族服饰的成型、定制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则是蒙古族服饰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大发展时代。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的主要服装。一般来说:蒙古袍分夏秋穿的单袍夹袍,冬春穿的棉袍皮袍。其特点是衣领较高,袍身肥大,袖长而窄,右侧开襟钉扣,左侧不开叉,下摆镶宽边,用料和做工都很讲究。过去,王公贵族和富裕牧民,多用绸缎做袍面,彩色库锦镶边,钉缀黄铜扣子、银扣子或包金扣子。一般牧民的蒙古袍用绸缎、棉布以及羊皮制成,领口、袖口和边缘缝有彩色绦子。蒙古族的民族服饰中,对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也有独特之处。一般来说,草原牧民共同特点是喜欢颜色鲜艳的蒙古袍。男袍的色调比较单一,变化不大,颜色多为古铜、酱紫、墨绿、棕色等,女袍多为红、绿、粉、浅蓝等色调,有些地区的牧民则多以深蓝、海蓝、天蓝等色的斜纹布料做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服饰颜色搭配各不相同,年轻人、妇女和小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老年人的则深沉一些。青年妇女服装色彩艳丽,多选用红、粉、翠绿等颜色,青年男子多选择绿、蓝、藕菏色,中老年人多选用深蓝、褐色等,只有高僧喇嘛才允许穿黄色服装。蒙古族将蓝色和白色视为吉祥色,隐讳黑色,所以一般不选用黑色衣料做蒙古袍。衣料在图案方面:男袍的花型图案多为团花或朵花;女袍多为朵花、群花等图案。乌珠穆沁地区的蒙古袍,袖子和袍子的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而察哈尔地区的蒙古袍却很少点缀。冬季男女老幼的蒙古袍多为老羊皮或羔皮制作,颜色多为青、灰、蓝等,蒙古语称为“德勒”。

草原牧民每逢喜庆节日,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盛会,表现出一派美观大方、色彩斑斓的盛大氛围。

蒙古坎肩:蒙古族妇女穿在外面的一种服饰。一般不扎腰带,无领无袖,无前衽,后身长,四周镶边,胸前有双排纽扣或带子,有的绣花,并装饰有彩色珠子等物,五颜六色,十分耀眼。特别在节庆日子里,妇女们穿戴特别讲就。相传坎肩原是元代宫廷的饰物,后流入民间,得以推广。

蒙古帽:冬季,牧民一般戴羊皮或狐皮帽,样式有尖顶大耳式、斗笠式、土耳其式等。尤其牧区多戴圆锥形皮帽,其中“风雪帽”别具特色。一般帽子以护耳为主,而“风雪帽”既能护耳,又能保护脖子。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更显出优越性,防止风雪灌进脖子里。夏季,男子喜欢戴礼帽或前进帽。礼帽一般为椭圆形宽边檐的帽子,用呢料制作,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连接处缀以花纹镶边。而女子平时不戴帽子,而是用蓝、绿、红等鲜艳的绸缎缠头。

蒙古靴:蒙古靴分为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布靴多为牧民妇女自制,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或用布料或毡子缝制,在靴头和靴帮上纳着或绣着花纹和图案,用多层布纳底,这种靴子骑马走路柔软轻便。从图案上可分为全云靴(靴筒上辍有各色花纹)、纳闷靴(只有两股花纹)、四忘靴(光秃无花纹)等几种。其特点是靴身宽大,靴长至膝,夏秋通风透气,冬春易穿套毡或棉袜,暖和防冷,靴底平直,不分左右脚,易穿,靴脸较短,骑马放牧时不易脱镫。皮靴,分高腰和矮腰,或分旧式和新式两种。旧式皮靴用压制的涩面香牛皮制作,样式古老粗笨,靴尖上翘,靴筒约一尺多高,靴口宽大,呈马蹄形,靴底较厚,为多层,如船形,靴帮有各种图案,靴里有衬皮或衬毡。

蒙古靴各地名称与叫法不同。一般有两种:一种翘尖式,适合于牧区深草地中行走,靴尖可劈草减少阻力;一种为圆头靴,适合于浅草地、无草地或沙漠地区。另外,沙漠地区的牧民喜穿靴尖上翘或上卷的蒙古靴,称将军式。这种靴子能减轻风沙阻力;干旱地区的牧民,喜穿靴尖半翘半卷式,称为大小搬尖式,行走轻松省力;潮湿地区的牧民,喜穿靴尖平直的,称为皂式靴,走路防滑。锡盟的乌珠穆沁部靴子统称邬郡靴;苏尼特一带,男靴称将军式,女靴童靴称三搬尖靴或小搬尖靴。

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或马皮制成,俗称马靴,其筒长达膝。马靴分单、棉两种,黑色较多,也有红色或棕色。相比之下,马靴显得更秀气漂亮,草原上的年轻人对此十分青睐。

毡靴是用羊毛摸压而成,俗称毡旮褡,在冬季寒冷的冰雪天里最适用。

腰带:蒙古袍的腰带,一般五米左右长,在蒙古族服饰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古代,在祭天仪式中,祭祀者要把腰带解下搭在自己的脖子上;在战争或比赛时,被征服者要向胜利者献上自己的腰带,表示臣服的象征。系腰带也有许多讲究,常骑马放牧的牧民喜扎长宽的腰带,不常骑马的则多系短窄的腰带。腰带的扎法,男女略有不同:男子大都把腰带系在肚脐或以下部位,并把袍身向上提起,束得较短,显得精悍潇洒,骑乘方便;女子则相反,把腰带系在腰部以上,把袍子向下拉直,以显示身材的苗条键美,已婚妇女在蒙古袍外不系腰带,孕妇不系腰带。腰带的颜色要与袍子的颜色相互协调。

装饰品:穿蒙古袍一定要配带一些装饰物。成年男人腰间要挂蒙古刀、火镰、鼻烟壶等物,这些既是生产生活用具,也是精美的工艺品,还起装饰作用。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和首饰是蒙古族服饰中重要组成部分,头饰和手饰具有民族特色,表达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在节日或庆典活动时,妇女们喜欢佩带各种头饰和首饰。 这些首饰和头饰品种繁多,用料、做工都很讲究,多用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珊瑚等物制成,样式、颜色、工艺各异,因地区差别而有所不同。过去的妇女还留有发辫,姑娘把头发从中间分开,扎两个发根,在发根上戴两个大圆珠,并用玛瑙、珊瑚、碧玉及银簪子等装饰起来。女子婚后把发辫盘在头顶,束为发髻,戴耳坠和戒指已是普遍的习俗。

此外,蒙古摔交服饰也是蒙古族服饰文化中的一部分。作为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的蒙古式摔交,是草原牧区经常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蒙古摔交服饰,在内蒙古地区主要有锡林郭勒盟的乌珠穆沁式和呼伦贝尔式。具体是:上衣是用香牛皮或帆布制作的“卓都格”(蒙语“摔交衣”),衣袖沿边镶有256512个铜钉或银钉,腰系“来布尔”(即围腰),摔交裤是用18尺或10米白布做成的肥大的“班斯勒”(即摔交裤),外套图案花纹各异的套裤,脚瞪蒙古靴或马靴,靴腰和护腿之间还衬有“吉日格”或“班白”(即护膝、护腿),脖子上套着五颜六色的“景嘎”(即项套,表示参赛和获胜的次数)。现代,草原牧区的妇女也参与这项活动。女子的摔交衣样式:上衣与男子相同,也穿“卓都格”,不同的是下身穿彩色裤子或运动裤。  

二、时代发展的特征

据记载,古今以来蒙古族的服饰是有一定区别的。关于蒙元时代蒙古族的服饰,十三世纪的中外旅行家对当时蒙古族的服饰均有过详细记述。据资料介绍:“当时的蒙古族男女都穿无领的蒙古袍,袍子是右衽交领,少数为方领,腰间密密打上细褶,以帛带束腰,腰围紧束突出。衣肥大,长可拖地,最初用毡、皮、皮革缝制。”后来随着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联系不断增多,物资交换逐渐增强,“蒙古族开始用棉布、织锦和丝绸等物品来作袍子。他们喜欢红、紫、绀、绿等颜色。一般牧民冬季备二裘衣御寒:一件毛朝里,另一件毛朝外。富贵人家用狐皮、狼皮等珍贵裘皮制作皮袍,用布、绸缎等料作面子;贫穷人家只能以狗皮、山羊皮作袍子。”总的来讲,蒙古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蒙古袍的特点是腰身肥大,男式女式均不开岔,已婚妇女还喜欢穿一种非常宽舒的前面开口的长袍。

 此外,元朝的官服:宫庭里经常举行各种宴会,如质孙宴(又称诈马宴)等。“国有朝会庆典,宗王大臣来朝,岁时行幸,皆有燕飨之礼。``````与燕飨之服,衣冠同制,谓之质孙,必上赐而后服焉。”“元朝内廷每有朝会、庆典,或宗王来朝及岁时行幸皆举行燕飨,是时则穿戴特定的衣冠,称之为‘质孙服’(意为一色衣服)。”“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赐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凡勋戚、大臣、近侍等,皆有其服。冬夏之服有别,精粗之制上下不同,均为汗所赐。天子之质孙服冬有十一等,夏有十五等,百官的质孙服,冬有九等,夏有十四等。”(《元史》卷78《舆服志》一)

元代的帽子:“蒙古人头戴各色扁帽,帽缘稍鼓起,惟帽后垂缘,用两带系于颈下,带下复有带,随风飘动。男子也有戴耳坠的习惯。妇女则头戴顾姑冠(或写作固姑、姑姑冠等),蒙古语称‘孛黑塔’,一般采用桦树皮围成长筒形,高约尺许,顶部为四边形,上面包以五颜六色的绸缎,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毛、野鸡毛等装饰品,制作精美,绚丽多彩。据《黑鞑事略》记载:‘顾姑之制,用画(桦)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明代蒙古族服饰:有袍子、裤子、无袖短衣、毡斗篷、布衬杉、靴子、长袜、帽子、围腰等。衣服样式“凡衣无论贵贱,皆窄其袖。袖束于手,不能容一指。``````袖之制促为细摺,摺皆成对而不乱。膝下可尺许,则为小辫(织丝为带曰辫),积以虎、豹、水獭、貂鼠、海獭诸为皮缘。缘以虎、豹,不拈草也。缘以水獭,不渐露也。缘以貂鼠、海獭,为美观也”。(《夷俗记`帽衣》)“袍子因质地不同,种类很多,除以羊皮、羔皮制作以外,还有丝绸锦缎袍,夏布长袍,(和以)虎、豹、狼、獾、狐、海狸、灰鼠、银鼠、貂、野猫、水獭等兽皮制作的袍子。蒙古族服饰因贫富而有很大的差别。由于连年战争,一般贫民衣不蔽体。贵族、领主们则依靠剥削和掠夺而饱暖有余。自蒙古与明朝广泛展开和平通贡互市之后,人们的服饰渐趋丰富多彩,一般平民也‘有衣锦服绣者’。男女都穿靴子,靴底薄便于骑乘。帽子较小,‘仅可以复额,又其小者止可以复顶,赘以索系之项下。其帽之檐甚窄,帽之顶,赘以朱英(红缨—编者注),帽之前赘以银佛。制以毡,或以皮,或以麦草为辫,绕而成之,如南方之麦笠然,此男女所同冠者。’上层妇女也戴传统的固姑冠 。凡衣服冠履,多出自妇女之手。”

“男女装束和打扮有所不同,男人皆祝发而右衽’,自幼至老,头发都剃去,都在脑后留一小辫,其余头发稍长即剃剪,只是在冬天不剪,以保冬暖。妇女初生时即蓄发,辫为十数辫,披于前后左右,直到出嫁之日才将头发分为两辫,婚后结为两堆,垂于两耳。耳朵上穿有小孔,依贫富戴各种质地不同的耳环,以朱粉施面,也戴项圈、戒指等。”

清代蒙古族服饰:“清朝蒙古王公贵族,由于封官任爵,一般穿清朝的官服,服制按文武品级,分不同的质料、颜色与花纹。私下有时穿蒙古服装,有时穿满洲贵族的便装。普通蒙古人穿长袍,式样与元朝时期的服装大致相同,没什么多大变化。以红、绿绸缎作腰带,头戴皮帽或毡帽。喇嘛穿红、黄色僧服。妇女宽服大袖,结发、梳高髻,未婚女子蓄两条长辫,分垂胸前左右,并饰有珊瑚、碧玉等。男女足穿长、短皮制或布制的靴子。不分男女都备有无面的老羊皮袄。在农区、部分半农半牧区的普通蒙古人多穿布料的长袍,束布带。有的和当地的汉族农民一样,穿长仅及膝的布衫,束布腰带,以便于劳作。”

清代蒙古族妇女的头饰可分为五大类:其中阿巴嘎、察哈尔被归为一大类。由此可见察哈尔以及中部的蒙古族妇女头饰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妇女们的首饰多用珊瑚、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

现代蒙古族服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服饰在款式、花样、面料、做工等方面有了很大改革与变化。蒙古族牧民们除了使用丝绸缎等面料外,还喜欢用棉麻和毛料等制品做服饰。尤其在节日、喜庆活动时服装更为讲究。不同地区的蒙古族在袍子的衣领、衣襟及袖口等处,镶有质地和颜色各不相同的装饰。一般在右侧的沿边和纽扣的装饰上有单道的、双道的和三道的。现代蒙古袍一般为直领,右衽,用绸缎、棉布以及羊皮只制作,领口、袖口和边缘缝有彩色绦子。

帽子一般在冬季多用圆锥形的皮帽,其中以“风雪帽”最具特色,既能保护头部和耳朵,又能保护脖颈,在风雪交加的寒冬里,独显其优越性。戴一般的皮帽,雪花直接打在脸上灌进脖子里,而戴“风雪帽”则安然无恙。夏季男子多戴圆形大檐圆帽等。 现代,蒙古族妇女一般不戴帽子,而是以蓝绿红等颜色的绸缎缠头,以代替首饰。

蒙古族喜欢穿蒙古靴:靴子有翘尖的和圆头的两种,翘尖靴适合于在深草中行走,以减少阻力,所以牧区常多见这种靴子;而圆头靴适合于浅草或无草地区,在低草或沙漠地区常见。现代还有许多各式的马靴、布靴等。

蒙古族服饰文化()

            

三、实用性能

在蒙古族民族服饰文化中,千百年来,蒙古袍是蒙古族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身穿蒙古袍,头戴蒙古帽,脚蹬蒙古靴是蒙古族典型的外在形象。蒙古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游牧民族服饰,也是北方游牧民族适应高原气候和游牧生活的一种文化创造。蒙古袍的样式是特殊的高原气候环境的产物,其形制款式处处体现着对游牧生活环境的迎合与适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高原、草地、沙漠,变化无常的气候和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奇特的蒙古族服饰。蒙古族男女皆喜欢穿长袍、短褂、帽子、靴子,妇女有时也扎头巾。长袍颜色尚蓝,深蓝者多,妇女孩子还喜欢穿红、绿、天蓝色的长袍,在长袍外套穿坎肩,不喜欢扎腰带。”(《马可`波罗游记》)“蒙古人做羊皮袍子,须用八张羊皮,制作出来的皮袍,宽大严实,密封性很强。高领可以抵挡风寒,保护脖颈,少进沙土。大襟很长,又带里襟,扣子错开钉,撩起来干活十分方便,放下来又可暖肚防寒。袍子袖长裉肥,骑马时不冻手,套马训马时腋下也不觉憋。袍子下摆修长宽松,骑马不冻膝盖,又可防止蚊虫叮咬。俗话说:‘腰暖一根带,’扎上宽大的腰带既能抵挡风寒,又不得腰腿疼病,还能保护心脏,在骑乘中能够起到护腰的作用。”(《草原文化概论》)穿蒙古袍系腰带,骑马时可以保持腰部和肋骨的稳定和垂直,冬天还可以保暖。

蒙古族穿袍子是因其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而决定的。袍身肥大,穿着方便,骑马放牧时可护膝防寒,夜间可当被子盖,一袍多用。袖长领高冬季可避风雪,夏季可避蚊虫。腰间束带,下摆上提,胸前宽松,既变于劳动,又便于随身揣放财物细软,很适应牧区的气候和生产生活环境。

帽子一般在冬季多用圆锥形的皮帽,其中以“风雪帽”最具特色,既能保护头部和耳朵,又能保护脖颈,在风雪交加的寒冬里,独显其优越性。戴一般的皮帽,雪花直接打在脸上灌进脖子里,而戴“风雪帽”则安然无恙。

蒙古靴因各地名称与叫法也不相同。一般有两种:一种翘尖式,适合于牧区深草地中行走,靴尖可劈草减少阻力;一种为圆头靴,适合于浅草地、无草地或沙漠地区。另外,沙漠地区的牧民喜穿靴尖上翘或上卷的蒙古靴,称将军式。这种靴子能减轻风沙阻力;干旱地区的牧民,喜穿靴尖半翘半卷式,称为大小搬尖式,行走轻松省力;潮湿地区的牧民,喜穿靴尖平直的,称为皂式靴,走路防滑。

 四、地域特征

1、呼伦贝尔草原的巴尔虎服饰

呼伦贝尔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之一,草原广阔、平坦,景色秀美,具有“草原文化的发祥地,马背民族的摇篮”的美誉。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族以巴尔虎部和布里亚特部为主,其中蒙古族服饰以巴尔虎部为代表。

巴尔虎部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独特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巴尔虎服饰,反映出巴尔虎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在贝加尔湖地区,巴尔虎人都穿皮质的长袍、长裤和马靴,头戴皮质的帽子,或利用牲畜的皮毛加工一些简单的生活必需品。随着蒙古各部落的统一与巴尔虎人逐渐经营畜牧业后,其服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穿“右衽”的交领式长袍。在大蒙古国时期,长袍是蒙古人的主要服装。北方游牧民族离不开草原、沙漠和大雪,并且多生活在马背上,因而靴子极为适用。蒙古男人的帽子多用皮毡制成。

巴尔虎蒙古族自清代定居在呼伦贝尔草原以后,巴尔虎服饰在款式风格、服饰种类等方面基本定型。这时蒙古族的襟袍和长短坎肩已取代了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的交领式长袍和半袖长袍。富有地区特色的长袍、长短坎肩和靴帽越来越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巴尔虎服饰在冠饰、马褂、答忽、套裤、翘尖靴子等方面,依然保留着以往的款式风格。巴尔虎男人和其他地区的蒙古族一样视帽子为神圣之物。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玩弄帽子。如果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落地,被视为是不吉利之事。

 2、科尔沁草原的巴林服饰

科尔沁草原,包括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位于内蒙古大草原的东南端,具有典型的温带草原景观,是中国北方草原的主要代表。在科尔沁地区蒙古族服饰方面,以通辽市(原哲里木盟)的巴林蒙古族服饰最具代表性。

清代以前,巴林蒙古族的蒙古袍衣着款式为袖瘦长,下摆肥大不开杈,腰带宽厚,袍子穿上为衣,脱下可当被。

 清代,由于满清统治者推行“满蒙联姻”的政策,满族下嫁的公主和公主陪房人来旗里定居,蒙古王公台吉每年轮班进京朝见,加上清朝朝廷在服饰、发式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巴林蒙古族的服饰逐渐受到满族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首先,妇女们脱掉了宽大的蒙古袍,换上挽袖长袍和长坎肩。款式为短袖、宽腰、镶红边。头发盘结、插簪、挂耳坠。年轻女子梳辫发,发上饰有银环和珠玉珊瑚缨络,银环系坠,坠于额前留海及耳侧。冬季胳膊套有纳着花边的缎布羔皮套袖,头戴五彩飘带的锻面皮里绣花护耳,足着绣花靴。男子也穿上开杈的蒙古袍,外面套短袖马褂,扎腰带的方式改为垂穗头,使之在左胯右胯摆动。梳发辫,发梢系黑丝绒带穗头绳,头顶红缨和出帽檐的圆筒帽。

    3、锡林郭勒服饰

锡林郭勒盟草原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的蒙古民族服饰文化保留的比较完好,具有民族风格鲜明,特色浓厚等特征,并有“蒙古族服饰之都”之美称。由于这里气候寒冷,加上牧民们以骑马放牧为主,蒙古袍是他们的主要服饰。因此,在锡盟牧区经常可看到牧民穿着传统的蒙古长袍等服饰。

清代察哈尔和锡林郭勒盟所属的各旗之间,或者在乌珠穆沁、浩齐特、阿巴嘎、苏尼特各部各旗之间的蒙古袍等服饰方面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但总体款式和风格无太大区别。一般是蒙古袍袍身宽大、袖子长、下端左右不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侧。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纹饰点缀。已婚妇女常穿一种称作“奥吉”的坎肩类长袍,领口呈圆形,四个下摆,四个开岔,沿边用三种颜色的库锦装饰,四个开岔口角上缝着四方形的“昭德旺”(带双眼的)图案,襟上角一般有9种颜色的图案。领口的扣子要钉在图案上,一般只扣三道纽扣。乌珠穆沁、阿巴嘎一带的妇女夏季喜欢穿白布做的服饰(称作穆仁查木查”),衣领、袖口、下摆都用白布镶边,钉银或铜扣。这种袍子一般在家劳作时穿。

此外,蒙古袍袖口上的马蹄袖,蒙古语称“努达日嘎”,用黑或白色羊羔皮,或者水獭皮镶里,绸缎或布料镶边。马蹄袖冬天可防寒护手,同时也显得美观庄重。

锡林郭勒地区的皮衣—“德勒”是牧民们冬季御寒穿的主要服装。“德勒”是用羊皮为原料,经鞣制加工后制成。分为棕色熏羊皮德勒(乌吐木拉德勒)、白茬羊皮德勒(查干德勒)、二茬皮德勒(乌珠日斯格德勒)等几种。有的还在德勒的领口、胸襟、下摆镶上黑、白和褐色羔皮,还用2指宽的黑色大绒贴二层边,女式德勒还装饰沿边,用各色丝线打结子。

锡盟蒙古帽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男式的“库伦闪图”帽、“扎布海”帽、“哈阳披”帽、“陶儿帽”、“布其鲁日”(带领)帽、“套如勒”(大板)帽、“沙帽”和女式的“扎拉图”(带缨)帽、双檐黑大绒帽和四耳“陶日其格”(瓜皮)帽等。“库伦闪图帽”:周围有檐,圆形,用黑色大绒作面,帽子顶部的颜色,牧民为棕色或浅蓝色,纽子用红线条或金银珠宝装饰,有缨子;而喇嘛的帽子顶部为黄色,没有缨子,只在一圈图案中间钉着黄色纽子。“扎布海帽”:帽檐后边开岔,在开岔处钉着几条一寸宽一尺长的红色、粉色飘带,耳后也各有一条带子,随风飘荡。老人们戴的帽顶是平的,而年轻人戴的则是尖而硬的。“哈阳披帽”是模仿“库伦闪图帽”而改制的,分四个帽檐,可翻起或放下。“布其鲁日帽”,亦称“玛胡萨帽”即现代的草原帽。一般用狐皮或羊羔皮缝制,帽子后边较短,前面用绸缎镶三条边,两边是鲜艳的飘带。乌珠穆沁式的帽顶颜色是褐色或红色,帽檐是蓝色、深蓝或深绿色,而喇嘛帽子的帽顶为红色,帽檐为黄色。“陶如勒帽”:乌珠穆沁式前面比后面高些,正中间有甬儿,冬季还有护耳套。“沙帽”:也称钹帽,属喇嘛们夏季戴的一种用竹皮编制的凉帽。

1)、乌珠穆沁服饰:乌珠穆沁蒙古语意为“摘葡萄的人”。“ 乌珠穆沁部落原先住在喀尔喀西边的阿勒泰、杭爱之乌珠穆沁察罕山,以游牧和摘葡萄为生。”后几经迁徙来到现乌珠穆沁草原。所以,乌珠穆沁蒙古族是蒙古民族中的一个古老的部落,一直以服饰华丽而闻名。乌珠穆沁蒙古族在服饰方面:男女都穿蒙古袍。蒙古袍的服饰多采用绣有纹饰的红、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布料制成,领口与袖口宽大并装饰有他们喜爱的吉祥图案。乌珠穆沁妇女的服装主要以宽大华丽的绸缎面料为服饰,夏季妇女们喜欢穿白色的蒙古袍,在绿草地上别有风采。乌珠穆沁人的蒙古袍比别的地区要显得宽大,长袖高领,纽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乌珠穆沁地区的袍子用三条库锦镶边,脖领、襟甬、腋窝和腰部分别钉1—2道纽扣;袍色因人而异。腰带多用绸缎或布料,颜色与袍色相协调。靴子多为黑色秃头香牛皮,靴头锈着鸟爪形图案,用细麻绳箍住。

乌珠穆沁蒙古族男人佩带蒙古刀、火链和鼻烟壶等饰物 乌珠穆沁蒙古族妇女喜欢佩带头饰等饰物,首饰多采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平时妇女们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妇女举行婚礼时,新娘要用纱巾盖头,盖头仪式也称作戴耳环。戴耳环是指将婆家送来的婚礼嫁妆中的包括耳环、发卡、头饰、胸饰等物把新娘装扮起来。

2)、阿巴嘎服饰:阿巴嘎与阿巴哈纳尔草原系成吉思汗庶弟广宁王—别里古台的属地。阿巴嘎意为叔父。以阿巴嘎为代表的传统服饰主要有:长袍、围腰、蹄袖、帽子、围脖、护腕、夹袄、坎肩、光皮大衣、(合布努格)单衫、裤、靴、袜、(德格德)等物;制作手法上:传统的手工缝纫工艺针法:攻针、赛针、纳针、辑针、驱针、分针、盘针、激针、锁边针等多种方式。从前男子喜欢穿无镶边的坎肩,女子穿称作“奥吉”的坎肩,“巴图鲁”(英雄)坎肩从前为兵卒所穿的服装。现在人们逢年过节时才穿戴“奥吉”, 而简便舒适的三道窄条镶边的阿巴嘎长袍仍不过时。 

阿巴嘎牧民们爱穿传统的蒙古袍。袍子宽大袖长,下端左右无分岔,领子较高,纽扣在右边,面料多选绸缎,领口、袖口等沿边处装饰着库锦。男子一般选用较单一、较暗的颜色,妇女选用新鲜艳丽的颜色。冬天制作绸缎面料的羔皮袍子,穿蒙古袍必须扎腰带,腰带一般用45米长的绸缎,颜色多为黄、红、绿等色,和袍子的颜色有所区别。阿巴嘎地区的袍子也有镶4条边儿的,脖领、襟甬、腋窝和腰部分别钉13道纽扣。

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子所戴的哈阳披帽和女子所戴的孔雀帽、巴图鲁坎肩已不多见。阿巴嘎服饰在继承各自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出现了富有地区特色的新的发展变化。阿巴嘎的男女已不穿戴古老的坎肩、马褂、哈阳披帽,也不佩戴火镰、蒙古刀等饰物。他们的服饰日趋简便、适体而又素雅,服饰以雅致优美著称。他们的服饰虽然不用华美高档的面料,也没有艳丽耀眼的镶边装饰,却有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配色合理、整齐庄重等特点。因此,从头到脚,上下呼应,左右对称,整个服饰浑然一体,给人一典雅优美之感觉。其中长袍的面料色彩、别具一格的镶边和扣拌最引人注目。阿巴嘎长袍的三道窄条沿边和三三成排的扣绊服饰,布局合理,线条流畅,针脚均匀,笔挺标致,而且在选料配色、格式安排等方面,都有独特风格,除选用传统的绸缎库锦面料之外,还选用色彩淡雅的涤纶、的确良等现代化纤面料。服饰中还有礼帽、鸭舌帽、长袍、马靴、翘尖靴等。男子的帽子基本上看不到传统的式样了。由于这里天气寒冷等原因,以及适应骑马,牧民们还喜欢穿马靴,马靴是用黑色的牛皮缝制。阿巴嘎一带喜欢穿“代喇嘛海靴子”。这种靴子是依照18世纪东阿巴哈纳尔旗著名学者代喇嘛阿格旺丹皮勒穿过的靴子而命名的。这种靴子的靴筒、靴帮有3条绿色软皮夹条,靴底里层是绿色,外边一层是黑色香牛皮。靴筒也用绿色软皮镶宽边儿,又有独特的花纹图案。靴筒后侧有的还开岔,靴尖略上翘。妇女喜戴首饰、耳坠、连垂,青年妇女喜欢戴新式耳环、耳坠、金银戒指和手镯等。妇女们古老的发型和头饰已被现代发型和各种头巾所代替,牧民妇女喜欢用红、白、绿等颜色的绸缎来作头巾。别里古台属下的阿巴嘎人在服饰方面既有蒙古族的共同特性,也有自己的独特性。

3)、苏尼特服饰:《蒙古游牧记》称:“元太祖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在传至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号所部曰‘苏尼特’”。苏尼特蒙古袍肥大而无开叉,靠近察哈尔地区的则有穿开叉长袍的习惯。苏尼特男女长袍样式基本一样,妇女的略长一点。这里的牧民们冬季多穿皮袍,尤其吊面皮袍为多。春秋则穿棉袍或吊面羔皮袍,棉袍称为棉特尔力克。夏季穿单、夹长袍,称特尔力克。各种长袍均镶窄条单沿边或双边,男女长袍垂襟上不镶边儿,妇女长袍袖口不镶边儿。他们的长袍均钉单道扣绊儿,扣子以铜银为多。已婚妇女也穿“套海布其”(蒙语“袖箍”)的长袍。姑娘们不穿这种服装。苏尼特男子和已婚妇女均穿有马蹄袖的长袍,姑娘们则穿无马蹄袖的长袍。苏尼特白茬皮袍的前胸后背和左右肩下的直角拐弯接头叫做“布克特热克”,男子的长袍面料多为蓝、深蓝和青色。姑娘多以粉色布帛为面料,已婚女子多以淡蓝、淡青和绿色布帛为面料。苏尼特地区的袍子多镶4条边儿,脖领、襟甬、腋窝和腰部分别钉纽扣。

苏尼特地区,除老年妇女和妇女做家务不系腰带外,其余男女均系腰带,男子系腰带宽而靠下,上提袍子为美,妇女系腰带窄而靠上,袍子多以贴身为美。苏尼特蒙古族服饰:以长袍为主。用料方面有厚皮长袍、羔皮长袍、单袍和棉袍等。男子的袍子一般是胸宽、袖长、两边不分岔,同时还佩带戒指、银碗、火镰、鼻烟壶、蒙古刀等饰物。这里的妇女喜欢用黄色的腰带、白色的头巾,袍子的颜色主要为浅蓝、浅绿色的绸缎,长坎肩也是主要服饰。苏尼特长袍还有四道窄条沿边和四四成排的扣绊服饰等特点。

苏尼特靴子多为翘尖式(即“额腾靴”)。这种靴子是红色靴帮,靴筒带花纹,靴尖翘得较高。

4、察哈尔服饰

察哈尔服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个各旗之间也有区别。察哈尔地区由于地区寒冷和游牧需要,男女牧民常穿开叉的长袍,袍袖分马蹄袖与无马蹄袖和大小之分。妇女和老人的马蹄袖小一些,年轻人和放牧人的马蹄袖则大些。夏季袍子的马蹄袖较小,冬季则大些。春夏秋季马蹄袖与袍子面料相同,一般用同色或松软的面料制作,冬季则在马蹄袖上钉上水獭、貂鼠、狐狸或羔皮。平时一定要翻起,只是在骑马或劳动时才放下。在给贵宾或长辈端茶送饭或敬酒时必须衣冠端正,翻起马蹄袖。据说,察哈尔盟的蒙古袍一般镶三条边(装饰领口、袖口边的绸缎条),另加一条缝子花边,脖领、襟甬、腋窝和腰部分别钉一到三道纽扣;男子喜欢穿靛蓝色、蓝色和绛紫色长袍,系橙色、红褐色、橘黄色和淡蓝色腰带,女子多喜欢绿色、深绿色、蓝色、天蓝色和粉色长袍,系淡绿色、天蓝色和粉红色腰带。察哈尔妇女穿长袍时喜欢在外面套精美的坎肩。蒙古袍多用绸缎做面料,也有用羊皮制作的长袍。 这种皮制长袍根据皮革的质量种类、产皮季节以及毛的长度可分为大皮毛长袍、鞣革长袍和羔皮长袍等不同的种类。大皮毛的产皮季节为秋季或冬季,而羔皮大多产在夏季。用皮革制成的也可作为节日盛装,因此多用绸缎做外面,也有用羔皮作里子的长袍,包括察哈尔在内的中部很多地方,都认为这种服饰是比较好的服装,多处地方方言称其为“森森德勒”(Sensen derl)这里的蒙古族穿蒙古袍时要佩戴华丽的装饰用品。装饰品有男女之分,男子的装饰品讲究大方,装饰品主要有蒙古刀、银筷子、鼻烟壶和烟袋、火镰等物。这些装饰品,如刀壳、火镰等物品的金属构件上刻有龙、狮子、老虎等图案,这是牧民们认为是具有力量无比的凶猛禽兽或卷草、云纹等吉祥图案。

察哈尔以及中部的蒙古族妇女头饰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察哈尔妇女头饰的基本结构:由头饰额箍、垂饰、腮饰、银簪、发箍、垂饰坠子、纽襻儿、穗饰佩等组成。材料除大多使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外,还有镶嵌大小不等的珊瑚、珍珠、玛瑙、红绿松石等,使头饰色彩艳丽。察哈尔头饰比喀尔喀地区妇女的头饰简单,没有角形发饰,但比科尔沁地区的妇女头饰多了个垂吊装饰。察哈尔妇女头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用深色绸缎或库锦折叠成布带,蒙古语称为“哈扎嘎(Hadraga)”,宽度约一寸,上面镶有松石等饰物,布带上挂有两边对称的坠子,蒙古语称为“修克斯(Suix)”,坠子上镶嵌着珍贵宝石和贵重金属刻制的装饰物串联起来。二是为额箍,蒙古语称为“塔图勒(Tatul)”。额箍为环形,在它前面镶嵌大的珊瑚、松石,或刻有精美纹祥的金属饰物。在额箍的前端挂额穗,蒙古语称为“文吉拉亚(Unjilaya)”,在额箍的后端挂项饰物,蒙古语称为“黑利不齐(Hilibqi)”额箍的制作同样是在绸缎上镶嵌贵重金属或宝石而成,额穗和项饰都是用许多珍珠、珊瑚串联起来制成。

目前,在察哈尔地区民间很少有妇女佩带这种复杂的头饰了。据文献记载,民国初年这里盛行华丽的头饰,如为新娘准备贵重的头饰要化几十头牛的价钱。当时,察哈尔的银匠很多,能根据用户需求来制作各种头饰。

现在,在内蒙古博物院的展厅里展览着察哈尔妇女的头饰。察哈尔地区的靴子,除靴底比乌珠穆沁部的略薄些外,与其

他地区的基本相同。

5、鄂尔多斯服饰

“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汗的殿宇、寝陵之地。”鄂尔多斯、阴山南北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赖以生存的优良牧场,大部分地区属荒漠草原。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以宫廷文化和供奉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而著名。鄂尔多斯、阴山南北草原的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草原文化。

鄂尔多斯蒙古族在服饰方面,主要有蒙古袍、腰带、蒙古靴、装饰与头饰等,艳丽美观、别具一格。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比较肥大,骑马放牧时可以护膝防寒,袍子宽大、袖子肥大,便于持缰绳。领口、袖口和衣服沿边镶缀着美丽的花边。领子比较高,纽扣在右侧。袍子的颜色,男子喜欢蓝色、棕色,女子喜欢绿色、紫色。腰带与蒙古袍相配之物,颜色要求协调,多用布、绸缎等制作。男子还习惯在腰带右侧上挂一蒙古刀,刀鞘上还有一个小口袋,里面装着筷子,刀鞘上缀有金或银的链子,左侧栓着打火用的燧石,还挂着烟盒。蒙古靴好穿耐磨,靴帮上配着各种精美的图案,靴子里衬着皮子、垫着毡子。蒙古靴分为单靴和棉靴两种,一般作工精细、美观别致、柔软轻便。为了骑马方便,这里的蒙古靴靴尖向上翘。沿用旧制蒙古族妇女喜欢佩带银首饰和珊瑚首饰。“新妇革靴剪袖,新郎蓝顶花翎。”形容鄂尔多斯蒙古族新婚夫妇穿着打扮。妇女的头饰别具风格,每当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候,都要戴头饰。头饰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材料制作,高一尺左右,从头顶一直垂到双肩,每顶头饰重达12公斤。平时,牧区的妇女常用红色、绿色等彩绸缠头。牧区的男子冬季多戴皮帽。

乌拉特服饰:属于鄂尔多斯草原文化区的乌拉特服饰代表着西部内蒙古草原蒙古族服饰文化。乌拉特部落的服饰和其他游牧部落的服饰大体相同。他们穿长袍、皮袄、长筒靴等。皮衣服根据面料可分为裘皮长袍和羔皮长袍等。式样为袖长身肥,下不分岔,高领、纽扣在右侧。领口、袖口、沿边常用花边点缀。乌拉特妇女的头饰也是多用金银、珠宝、玛瑙、珊瑚等装饰。未婚女子梳一条发辫,已婚妇女梳两条辫子垂于左右,佩带金银铜发簪。

     6、阿拉善服饰

阿拉善系蒙古语“贺兰山”的转音。据《通典》记载:“突厥语谓‘杂色马’称‘驳马’为‘曷拉’音即‘贺兰’。”故以此为地名。阿拉善草原地处大陆干旱地区,由戈壁和沙漠构成。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阿拉善草原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和景观,为阿拉善创造出独特的区域文化,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容。这里的蒙古族以旧土尔扈特人为主,和一部分移居本旗的外蒙古人、阿拉善和硕特人、青海与新疆的土尔扈特人。由于地处边远,阿拉善蒙古族更多地保留着蒙古族传统的服饰文化。过去,这里多数蒙古族仍习惯于穿蒙古袍、蒙古长筒布靴或皮靴。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男女老幼均备一件无面老羊皮袄,因这里温差过大,夏季阴风或夜晚寒冷,所以四季都需穿皮衣。平时穿在身上,晚上可当被子盖,既保温,又暖和,也是外出旅行时必备之物,属沙漠之宝。羊皮袄是用当地绵羊皮经牛乳熟制而成,柔软结实,可避风雪和严寒。另外,由于受喇嘛教的影响,在蒙古袍面料颜色的选择上,阿拉善男女喜欢红、黄等色的面料。喇嘛则着红黄色服装,喇嘛颂经时披黄色袈裟,戴黄色鸡冠帽。普通民众则戴皮帽或毡帽。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阿拉善的蒙古族服饰在款式、面料和做工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改革。

综上所述,蒙古族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作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主体—蒙古袍,是蒙古族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组成部分,精髓之一。2004年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蒙古族服饰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服饰与现代服装巧妙地相融合,各种新款式的服饰在不断改革创新,为蒙古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与色彩。这些主要反映在男女冠饰、妇女头饰、妇女套装和服饰的系列化商品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如今的蒙古族妇女们,在继承传统款式风格的基础上,研究和制作出既有古朴端庄的传统风格,又有新颖别致时代特点的现代民族服饰。因此,我们要保留、继承和发展蒙古族服饰文化,为繁荣全区草原文化服务,也为丰富内蒙古草原旅游景观,把蒙古族的服饰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2015816

参考文献

1、《草原文化区域分布》呼日勒沙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元上都研究资料选编》叶新民等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锡林郭勒盟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5、《搏克》人民体育出版社;


上一篇:察哈尔蒙古族祭火习俗的由来及传承
下一篇:简述地域文化的深厚蕴涵和目前地域文化研究的特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5363]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9111]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467]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543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