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
  共有 1095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鄂尔多斯与朱开沟文化

  发表日期:2013年4月19日      作者:王雅丽     【编辑录入:admin


 

 

经大量的考古发掘证实,鄂尔多斯地区分布着距今约六千年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北支的文化遗存,与中原地区有着共同的古文化渊源。贯穿于整个仰韶文化始终的典型陶器小口、腹大的尖底瓶与瓦鬲在鄂尔多斯地区已有多处被发现出土。

    然而,在朱开沟遗址中发现的瓦鬲不仅数量多占全部出上陶器五百余件的半数以上,而且造型别致多样,伴瓦鬲出土的还有斝jiǎ音甲、盉hé音和三足瓮等。这些三足陶器制作工艺十分娴熟精美,具有明显吸收中原仰韶文化因素影响的痕迹,但保持自身演变发展序列的完整性却清晰可辨,展示出了瓦鬲文化在鄂尔多斯地区极盛时期炫目的灿烂,引起了考古专家们极大的关注。

朱开沟文化-陶器    1984年,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破译瓦鬲天书的我国考古界泰斗、考古类型学奠基人苏秉琦先生,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对仰韶文化晚期的尖底瓶和两件尖腹底斝 原始鬲残片鉴定后,作出了由尖底瓶与源于鄂尔多斯地区土著文化三足瓮相结合,诱发了三袋足瓦鬲诞生的推论。当时光的指针向前走了14年后的1998年,鄂尔多斯博物馆为配合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在准格尔旗寨子圪旦地区的石城和祭坛考古中,发掘出土了喇叭口圜底瓶,此瓶底部从原尖底瓶的尖锥状演变成了带一小圆锥的圜底状,这与原始瓦鬲尖腹底斝的底部十分相象,这一发现连接了由尖底瓶向瓦鬲演变过渡链条中关键的一环,成为苏秉琦先生推论瓦鬲诞生于鄂尔多斯地区的有力旁证。虽然还无法证实瓦鬲的具体起源地就是朱开沟,但是,从朱开沟遗址中挖掘出自成系列的由鼓腹大三袋足瓦鬲演变而成的花边鬲、蛇纹鬲、单把鬲及三足瓮等陶器,展示出了距今四千年前后,鄂尔多斯地区以朱开沟为代表的鬲文化已发展到顶峰的地位。经考古研究证实朱开沟三袋足瓦鬲已成为内蒙古中南部鄂尔多斯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化因素,也是朱开沟文化自身诸多瓦鬲遗存的主要母体。
   
朱开沟文化

——影响朱开沟文化虽然没有率先完成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升华,但却首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原始农业文化中分离出来并缔造了中国北方原始畜牧文化雏形。

   朱开沟文化是以朱开沟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命名的。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村,是距今4200年~3500年的一处文化遗址。

 从上世纪70年代朱开沟文化被发现以来,有个问题一直令考古专家迷惑不解:已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形态的朱开沟文化,为什么没有像中原地区的夏、商人一样,率先完成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升华呢?

  高度发达的朱开沟文化,之所以未能像中原地区的夏、商人一样,率先完成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升华,主要是由于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的制约而造成的。
   4200
年前,以朱开沟文化为代表的人类集团在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创造了原始社会末期辉煌的历史篇章,此时的社会发展阶段,决不逊于中原地区同时期人类集团的发展进程,已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然而,公元2000年前后发生的西部干冷气候的东侵,使在广袤中国北方大地上生活繁衍的古代原始农业民族经历到严酷的自然灾难。但在这次逐渐恶化的自然环境面前,植根于传统农业经济基础上、以朱开沟文化为代表的人类集团,并没有像祖先那样简单地逐气候而迁徙,而是适时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及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由农转牧或半农半牧。

朱开沟文化-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  

由此,中国北方畜牧文化的雏形,首先在鄂尔多斯地区从原始农业文化中分离出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亦是由此在朱开沟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提起鄂尔多斯,人们可能要想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鄂尔多斯舞》、电影《鄂尔多斯风暴》,八十年代以后温暖全世界鄂尔多斯羊绒衫,到处传唱的鄂尔多斯民歌21世纪初撤盟建市的鄂尔多斯市等等,但鄂尔多斯究竟是怎么来的,不少人可能还不一定太细知。现在,笔者就鄂尔多斯的由来作一简要介绍。
   
在伟大祖国母亲河——黄河的中上游,有一块隆起的、被黄河由西向北向东又向南三面环绕的、南临古长城的高原,这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地区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称,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称为胡地河南地漠南,明代以后称为河套(《明史》:大河三面环之,所谓河套也)。清初以后也有将黄河以北称为后套,黄河以南(今鄂尔多斯地区)称为前套的。

   
远古时期的鄂尔多斯,经过了奇迹般的海陆变迁和丰富多彩的演化。大量可靠的考古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科学材料,向我们揭示了鄂尔多斯远古世界的奥秘:距今36亿年前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称鄂尔多斯古陆6亿年前古陆下沉变成海洋,成了鄂尔多斯古海1亿年前由于造山运动的影响,逐步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雏形;1万年前才形成了象现在的海拔1100——1500多米的高原。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河套人繁衍生息在鄂尔多斯这块土地上。

   
古代的鄂尔多斯地区,水草丰美,气候湿润,有可利用的灌溉条件,又有可供人畜食用的天然池盐和广袤的草原,所以是北方游牧部落和游牧民族最早活动的地域之一,也是历代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商周时的狄,春秋战国时的林胡、楼烦,秦汉时的匈奴、乌桓魏晋南北朝时的鲜卑、敕勒、羯、氏、羌,隋唐时的突厥,宋辽时的党项、契丹、吐谷、浑,元明时的蒙古游牧民族,都先后在鄂尔多斯驻牧,并把这里作为他们生存发展的基地之一。

   
公元13世纪初(1206年),蒙古贵族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尊号成吉思汗,四次亲征,驻跸于鄂尔多斯地区。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大汗位,1272年建国号为元,统一了全国,将鄂尔多斯地区称为察罕脑儿,是元朝皇室的封地。忽必烈封其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并以察罕脑儿为中心安置四千户牧民,鄂尔多斯便成为忙哥剌私属牧民的牧地;察罕脑儿成为安西王时代鄂尔多斯地区的行政、军事、经济、交通的中心。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先后有蒙古鞑靼等部入居鄂尔多斯,占据了河套。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蒙古毛里孩、阿罗出、勃罗忽三部始入河套,但仍经常战乱。1468年,蒙古封建主推举巴图蒙克为可汗,称达延汗。1532年,达延汗的孙子衮必里克墨尔根袭济农位(郡王或副王),号称彻辰汗,统领鄂尔多斯万户,成为鄂尔多斯部封建主的祖先,从此后,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河套地区,在这里从事畜牧业,与汉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开发河套地区,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源于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是宫帐宫殿宫廷之意。成吉思汗有四大斡耳朵,鄂尔多斯是斡耳朵的复数形式,意为很多宫殿,也为宫帐或宫廷的守护者。成吉思汗逝世后,其英灵及遗物被供奉在成吉思汗生前的大帐内,称为成吉思汗斡耳朵。他们三位哈敦夫人相继去世后,其英灵与成吉思汗斡耳朵共同组成八座白色毡包——成吉思汗八白室,即成吉思汗陵寝的象征,并且有世代相传的守护者,逐渐形成了蒙古族鄂尔多斯部,其核心是具有专司管理成吉思汗陵园和祭礼事宜特殊使命、权利和地位的五百户达尔扈特。

   
到公元1636年,皇太极建立了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蒙古等少数民族的理藩院,建立盟旗制度,衮必里克墨尔根的后裔额璘臣济农归顺清朝。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政府封额璘臣为多罗郡王,封地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群王旗),并把成吉思汗八白室从王爱召附近迁移到他的牧地内的甘德尔敖包,命名为伊金霍洛,意为帝王陵寝的意思;接着设立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伊克昭(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额璘臣任第一任盟长;后又增设一旗为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扎萨克旗)成为七旗。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在郡王旗内设东胜厅,民国初年改为东胜县。19591月,扎萨克旗和群王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19808月从鄂托克旗分出鄂托克前旗;19841月东胜县改为东胜市;直到20012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了地级鄂尔多斯市,辖七旗一区(原东胜市变为东胜区)。

     
鄂尔多斯地区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鄂尔多斯地处黄河南岸,因此,人们称之为河南地;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还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鄂尔多斯与山西隔河相望,一在河西,一在河东,因此,又被称作河西;鄂尔多斯曾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前后有土方、鬼方、羌方·龙方、熏育、白狄、赤狄、义渠、楼烦、林胡等游牧部落,因此被称胡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出兵攻打胡的,占据了鄂尔多斯地区,从内地移民,开荒种地,使鄂尔多斯很快富庶起来,可以与秦中原媲美,因此,有新秦中的美称;成吉思汗死后,元朝统治者规定了缜密的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的活动,把成吉思汗用过的物品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由一批专门的护陵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十五世纪中叶,鄂尔多斯部落随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鄂尔多斯是蒙语译音,汉语的意思是很多的宫殿,十七世纪中叶,清王朝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统治,推行蒙旗制度,把鄂尔多斯地区划分为六个旗,左翼前、中后三个旗,右翼前、中、后三个旗,六个旗作为一个盟,叫做伊克昭盟,伊克昭盟是蒙语,汉意是大庙的意思。从此,伊克昭盟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20012月撤盟设立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一系列别称,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含义也不同,新中国的伊克昭盟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比今日的鄂尔多斯疆域大,它不但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宁夏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


上一篇:着力打造蒙元文化研究团队 精心构建上都研究学术平台
下一篇:超越自我 道法自然 ——推动鄂尔多斯学研究进入最佳状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5478]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9303]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480]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55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