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史海钩沉>>史海纵横
  共有 1323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马可·波罗来中国的趣闻

  发表日期:2012年9月30日      作者:李 守 华     【编辑录入:admin

                          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纪行》曾震惊中外,记述了他与父亲、叔父来中国的途中和在中国的许多见闻。经过千难万险、长途跋涉,用了三年多时间,马可一行才到达中国的上都城,1275年夏天,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上都城接见了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父子和叔父三人,从此他在中国居住了17年,深得忽必烈大汗的赏识,经常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被派往各地执行任务,同时也在各地看到过许多新鲜趣闻。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里介绍一些趣闻,供大家共同欣赏。

一、    肥尾羊与牦牛的故事

从家乡威尼斯(意大利的威尼斯,当时是一个小的一个共和国)到中国途中,经过巴格达到波斯(今伊朗),在一集市上,马可·波罗一行看到一种当地产的大尾巴绵羊,这种羊尾巴大的出奇,每只估计有十多公斤重,沉甸甸地一直拖到地下。为了防止把羊尾拖烂,牧羊人给羊做了个两轮小车,让羊自己拉着车,把尾巴放到车上,样子十分滑稽可笑。牧羊人见他们发笑,就告诉他们,这种羊样子不好看,可肉质又肥又嫩,鲜美无比。特别是这大尾巴又肥又香。于是马可他们买了一只,在宿营地美滋滋地吃了顿香的烤羊肉。

大尾巴绵羊,这种羊酷似我盟产的乌珠穆沁肥尾羊。资料载:“乌珠穆沁肥尾羊主要产于乌珠穆沁草原,故以此得名。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以及毗邻的锡林浩特市、阿巴嗄旗部分地区。乌珠穆沁肥尾羊属肉脂兼用短尾粗毛羊,以体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产发育快而著称。乌珠穆沁羊是在当地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而逐渐培育成的。乌珠穆沁羊体质结实,体格大。头中等大小,额稍宽,鼻梁微隆起。公羊大多无角,少数有角,母羊多无角。胸宽深,肋骨开张良好,胸深接近体高的1/2,背腰宽平,后躯发育良好。肌肉丰满,结构匀称。四肢粗壮,有小脂尾。毛色以黑头羊居多。”尤其是大尾巴油脂肥厚,营养丰富,当地牧民喜欢食用

 还有在甘肃的武威,见到这里有许多产自青藏高原的牦牛,牦牛驱体键壮,力气很大,浑身的长毛,一直拖到脚下。有黑色的,有褐色的,还有黑白花斑的。这种牛不仅耐寒,而且适应高原气候,所以被称为“高原之车”、“冰河之舟”。马可他们感到十分好奇。在牧民的允许下,从牦牛身上剪下一撮牦牛毛作纪念。后来,回到威尼斯家乡后,展示给乡亲们观看并介绍这种动物的样子、特性。

二 、火蛇-火鼠-石棉-火浣的故事

据《马可·波罗纪行》中描述:“钦赤塔拉城(今新疆吐鲁番),当地有一种物质具有火蛇的性质,因为将它织成布匹投入火中,绝不会燃烧。我的一个游伴叫库非卡(Curlficar,是一个聪明的土库曼人,曾指导过本地矿山工作达三年之久。我从他那里得知,制造这种物质的方法。从山中开采的矿石材料是一些纤维,但不象羊毛的纤维,将这种东西晒干后,投入铜臼中捣碎,然后在水中洗去泥沙。这样洗干净的纤维混合在一起,纺成纱,织成布。如果想使这种布白净,就放在火中烧一段时间,拿出来丝毫不受火的灼伤。并且和雪一样的洁白。布如果弄污秽后可再投入火中去漂白。关于传说中生活在火中的火蛇的故事,我在东方各处从没有发现丝毫痕迹。据说,大汗(忽必烈)用这种材料织成一块桌布送给教皇,作为耶稣基督教的圣巾。此物现保存在罗马。”

还有“火鼠”是当时欧洲人对石棉的称呼。他们以为火鼠是一种动物,它长着四条腿,有一个长尾巴,身上的毛是白色的,放到火上烧不坏,所以用它来做灯芯,或是防火布。马可·波罗以前听说,火鼠出在东方,它有不怕燃烧的皮毛,由商人运回欧洲,可以卖上大价钱。这次亲眼看到,所谓火鼠,其实是一种矿物。他们路经敦煌时,到了生产石棉的工场,还同一位在这里采集制造石棉的中国工人交上了朋友。原来,石棉是由山中的石棉矿加工制成的。把石棉矿采来、捣碎,筛去泥土和沙石。可以得到许多一丝一丝的东西,那就是石棉纤维。石棉纤维可以搓成线,也可以织成石棉毯或石棉布,那是极好的防火隔热材料。那位中国朋友听马可说,西方人认为石棉是从动物火鼠身上得到的后,就告诉他,早在汉代以前,中国人就开发利用石棉了。古代有人把它称作“火毳”,有人把它叫作火绒,但它最广泛的名字叫火浣布。“火浣布?”马可问到“火浣布是什么意思?”“浣在中文中就是洗的意思,那是说,这种布脏了不用水洗,而是用火洗。”中国朋友一边说,一边从工场里拿出一块上面沾有污迹的石棉布,把它扔进火炉中,烧了好一会,用铁钳取出来,马上用手去拿,仅觉得一点也不烫,再看石棉布,它不但丝毫无,反而洁白如新,漂亮得不得了。马可·波罗说,一定要让威尼斯的朋友们知道中国的石棉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火蛇、火鼠之类动物,那是石棉—中国的火浣布,是一种矿物。

在中国,石棉是天然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可劈分成细而柔韧的纤维,具有耐火、防热等性能。石棉能出许多产品,如石棉瓦、石棉布、石棉墙等。另外现代工业中应用更加广泛,可用于建筑、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电力、交通及军工等现代工业中。

三、“黑石头”—煤的故事

《马可·波罗纪行》一书中记述了“在中国北方亲自见到‘有一种黑石头,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侯较薪为优。”

一次,马可·波罗一行住在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城内。看到这里人口很多,十分繁华。就想到,这么多人每天在烧什么?一位老者告诉他烧煤。马可·波罗他们过去从未见过煤是什么样子。当老者把煤拿给他看时,他笑着说:“开玩笑了,这是黑石头,怎么能烧呢?”“黑石头?你掂掂分量,石头有这么轻么?”马可仔细一看,并掂了掂分量,发现这块黑石头,不但重量轻,而且表面有纹理,有光泽,叫煤。老者还告诉他,煤的热量比烧木材大,如烧一锅开水,用木材至少得五斤,而煤二斤就够了。而且煤的价格便宜,具有清洁,烟雾少等好处。后来马可到中国各地旅行,发现处处都在用煤做燃料。他十分惊叹,中国煤的蕴藏量之丰富。其实早在公元前,汉代中国人就已经把煤当燃料了,元代已司空见惯的事了。而在西方在十三世纪经马可介绍之后才知道煤的作用,并开始使用煤为燃料。

四、意大利面条的故事

世界各国的食品种类繁多,美食中的意大利面条可谓名扬天下,味道鲜美。但究其来源,应出自中国。有资料证明,据说面条的做法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意大利面条又称意粉,是最接近中国的食品。还有的说是马可·波罗从中国经由西西里岛传至整个欧洲的。

   当年,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后,马可·波罗父子和叔父三人回到了威尼斯故乡。他们举行宴会款待当地的达官贵人和亲朋好友。席间,侍者送上一大盘又白又细又软的东西,闻着香喷喷的,可客人们拿着刀叉,怎么也吃不成。再看马可他们,每人面前摆着两根细棒,他们只用右手使用这两根细棒,夹住这玩意儿,大口大口地望嘴里送,手法十分熟练。客人们十分惊奇,个个佩服。经询问后才得知,这叫面条,是面包的东方兄弟。那除了喝汤外无所不能的餐具—细棒叫筷子,在中国连三岁的孩子都会使用。于是,有的客人们干脆用刀叉将面条分成几段拿勺子往嘴里送,边吃边赞美这种食品爽滑可口,鲜美无比。后来随着面条的名气扩大,从此面条便在威尼斯传扬出去,意大利面条传到直至整个欧洲,而且面条的做法和花色品种越来越多。

如今在意大利,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条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条件。而意大利面用的面粉和我们中国做面用的面粉不同,它用的是一种“硬杜林小麦”,所以久煮不糊,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作为意大利面条的法定原料,杜林小麦是一种最硬质的小麦品种,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质、高筋度等特点,其制成的意大利面条通体呈黄色,耐煮、口感好。意大利面条的形状也各不相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还有螺丝型的、弯管型的、蝴蝶型的、贝壳型的林林总总数百种。此外,拌意大利面条的酱也是比较重要的。地道的意大利面条都很有咬劲,也就是煮得半生不熟,咬起来感觉有点硬的状态,对于习惯于阳春面的中国人而言,大都是吃不太习惯的。

五、黑油—石油的故事

当马可·波罗听说过有一种能作燃料的“黑油”,他想了解个究竟。当他们一行去中国途中经过亚美尼亚的边境地区时,发现当地有一座噴油井,产量很高。噴出的油必须用很多骆驼才能装载。这种油不能充作食品,只能用来制造一种软膏,医治人畜的皮肤病和其它病痛。它还可当作燃料,邻近各国的灯火都靠这种油燃烧,所以各地居民们长途跋涉到这里来贩运这种燃料。

当他们去中国途经酒泉时,听说那里的人们早就在使用一种叫“黑油”的东西,马可·波罗就想看个明白。其实,在我国唐代就知道使用黑油了。据说,“唐朝时,有一次,酒泉被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骑兵包围了,情况十分危机。酒泉的军民就把黑油浇在干草上,点燃了往城下扔去。滚烫的黑油洒在攻城的云梯上,洒在敌人的头上、脸上,烧得云梯断裂,烧得敌人焦头烂额。”

其实所谓的“黑油”,宋代科学家沈括,已把这种物质称为“石油”。中国人早就开始使用石油了。特别是石油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已大量开采、广泛使用、十分重要。

六、驿站—急递铺的故事

马可·波罗在一次执行忽必烈大汗交给的任务途中,遇到了一件新鲜事。“一阵急遽的马蹄声拌随着清脆的铜铃声,由远至近而来。”“随着铃声渐近,一个人骑马急驰掠过他们面前。这人精神抖擞,摸样装束与平常人大不相同;头上缠着布包巾,腰间扎有宽皮带,皮带上悬着一排叮叮当当响的小铜铃;一杆短枪、一件叠起来的雨衣,负在背上;左手握着一块圆木牌,牌上有一只鹰一样的图案,看不清是雕刻的,还是漆绘的;右手拿着个砖头大小的木盒子,木盒子上面写着一些红字······”

随同马可·波罗一起的官员告诉他,这是急递铺的铺卒,他正把某处的紧急消息,以最块的速度递送到大都,让大汗尽早知道。随同人员还告诉他,元朝时在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上,每隔五里、十里或二十五里,设立了一个急递铺;每铺有铺卒五人,良马多匹。其中必需一人一马装备齐全,随时准备出发。当紧急文书由上一站急递铺的铺卒送来了,即将到来时,下一个急递铺的铺卒,听到铃声,立即跃上马背,等前者一到,接过鹰符与文书就跑,一直送到下一个急递铺·····。就这样一站接一站地传下去,人不困,马不乏。平时最块跑一个月的路程,急递铺三天就绰绰有余地送到。忽必烈大汗还经常用急递铺传送几百里路以外的新鲜水果,象荔枝等,早上从树上摘下,晚上就可送到宫中。

急递铺又称驿站,是元朝时创造出一种最快传达信息的方法。

驿站即站赤,元朝驿传的名称,蒙古语音译词,意为掌驿站者。元代文献中,通常指驿站或站官。驿站的作用在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其交通工具,“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元史.兵志》)成吉思汗时,效仿中原的驿传制度,开始在境内设立驿站。太宗初年由诸千户出站户、马夫,负责供来往使臣等食宿及交通工具等。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设诸站都统领使司执掌;后相继隶属通政院和中书兵部。元朝建立后,全国各地设有驿站1500处,其中包括少数水站,在辽东还有狗站。与驿站相辅而行者有急递铺,每10里、15里或20里设一急递铺。其任务主要是传达朝廷、郡县的文书。驿站北至吉利吉思,东北至奴儿干,东连高丽,南接安南、缅国,西南至乌思藏、大理,西通钦察、伊利二汗国。可谓“星罗棋布,脉络相通”。漠北和漠南设有蒙古站赤,(又称达达站)。大站置驿令,小站置提领。交通枢纽之地置脱脱禾孙以检查乘驿人员。各地驿站由路或散府、散州长官提调。分领五至七百或二三千站户。驿传玺书谓之铺马圣旨。遇军务之急,则以金字、银字圆符为信。乘驿者的饮食亦有分别,元初隶属兵部。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立通政院,专掌驿站。至大四年至延祐七年(公元1311年—1320年),汉地驿站由兵部兼掌。


上一篇:元朝的行省制度
下一篇:叛逆的皇孙阿难答与伊斯兰教的情缘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6163]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70531]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968]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604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