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 首 页
| 百年古都 | 学术研究 | 上都文化 | 上都研究 | 地方学研究 | 史海钩沉 | 蒙元风云 | 上都河文学 | 研究会 | 图片欣赏 |
留言板 |

谢谢诸位先生/女士长期以来对上都文化研究的殷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元上都文化"网((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官网)历经十余载三次改版,不知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愿在文化研究和人类文明探讨的道路上永远有你们同行!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年成立起,2004创办"元上都文化网"以来,坚守专心元代历史文化研究初衷,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竭心尽力,探寻上都文化-游牧文明和锡林郭勒文化,希冀于弘扬中华文化史元代文明的篇章。以地域文化和地方学研究成果助推于人类文明的追索,为中华复兴的精神构建奉献绵薄之力。联系我们或评论网站文章 ,留言, 请发至邮箱 : sdwhyj_2004@126 com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地方学研究>>区域文化建设
  共有 860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锡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与《民间美术》

  发表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作者:肖建华     【编辑录入:admin

锡林郭勒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

 

 

苏尼特谚语

           

苏尼特右旗位于锡林郭勒盟西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81 公里旗政府所在地赛汉塔拉镇。

苏尼特是蒙古族氏族部落的名称。苏尼特谚语流传于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四子王旗等地区。

苏尼特谚语是苏尼特部落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总结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语言精华。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反映生产劳动和科学知识的、有反映宗教习俗的、有说明事理的、有启迪教诲、讽谕劝戒和揭露示警的。形式多样、表意透辟、深刻,而且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韵律优美。历来为蒙古族人民所喜爱,并广为流传。苏尼特谚语历史悠久,早在元忽必烈时,谚语就十分盛行,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族谚语最早出现在成吉思汗祭奠大典上。吉鲁根巴特尔,苏尼特部落首领,是蒙古汗国的大臣、猛将,大文学家和诗人,《蒙古秘史》称他在成吉思汗驾崩护送灵柩回故土的途中为成吉思汗吟诵赞颂诗,并担任祭奠的司祭人,他的赞颂诗、祭奠诗以及谚语等流传后世。

苏尼特谚语,其文化价值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也不断发展,其艺术价值表现在重大礼仪活动上,成为不可缺少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尤其在提高口才方面,谚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有许多谚语在好来宝等艺术表演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957年苏尼特右旗文化馆成立,对苏尼特谚语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上世纪60年代始,苏尼特谚语得到一定的普及。21世纪以来苏尼特谚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流传。2005年以来,成立了“苏尼特右旗收集民间文学领导小组”,组织专人收集整理苏尼特民间文学,先后出版《苏尼特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故事汇---苏尼特右旗篇》、《中国史诗汇---苏尼特右旗篇》、《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苏尼特右旗卷》(蒙、汉),《内蒙古史诗全书---苏尼特右旗蒙语卷》等书籍,有6人荣获自治区民间文学“阿尔丁”奖,苏尼特谚语在各部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苏尼特祝颂词

                 

 

祝颂词,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之一。苏尼特祝颂词有其独特表达方式,祝颂者语言自然、流畅,用一定的曲调、一气呵成。内容几乎囊括了苏尼特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狩猎业、畜牧业、农业到婚礼、那达幕、祭祀礼仪等。在苏尼特草原,凡是人生或社会较重要的环节或时刻,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并对其进行隆重热烈的祝赞。其特点是:音乐高亢、辽阔、节奏自由、旋律婉转,以口头形式在苏尼特右旗、苏尼特左旗一带广为流传。

苏尼特祝颂词主要分为祝词和赞词两部分。苏尼特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产地,关于畜牧业的祝颂词和赞词较多,主要有《绵羊祭词》、《马驹祭词》、《牛犊祭词》,与生产、生活活动相关的祝赞词,如牲骨崇拜祝赞词《肩胛祝词》、《沙嘎赞》,还有《毡子祝词》、《蒙古象棋祝词》、《十二属相赞》、《马鞍祝词》、《马奶祝词》等。

祝颂词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是蒙古族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祝颂词无论从语言、演讲技巧方面都有着独特之处,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教材,是课本上无法学到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乌力格尔和好来宝等口颂艺术的前身,是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历史学、文学、语言学、音韵学和音乐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乌珠穆沁祝颂词

                      

 

流传在乌珠穆沁草原上的祝颂词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及周边地区,蒙语称“伊茹勒”,是蒙古族口头流传的诗歌形式之一。

乌珠穆沁祝颂词内容丰富,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值得庆祝的领域。骏马、美酒、燃烧的火焰,崭新的蒙古包、喜庆的婚礼、勇敢的博克手等均成为颂扬、赞美、祝福的对象。因而产生了《毡包的祝词》、《炉灶的祝词》、《搭包地址的祝词》、《夏牧场的祝词》、《新毡的祝词》、《彩礼的祝词》、《撒祭物时的祝词》、《火的祝词》、《祭敖包时的祝词》、《对儿郎的祝词》、《婚礼祝词》、《敬胸岔肉时的祝词》、《敬羊头时的祝词》、《敬“德吉”时的祝词》、《对晚辈的祝词》等等,这类富有草原气息、以朗诵诗形式出现的祝颂词,自古在民间流传。

乌珠穆沁“伊茹勒”是从乌珠穆沁部落诞生起,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民间文学。在传承草原文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各部落迥异的风俗习惯、方言的差异,流传于各地的祝颂词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乌珠穆沁草原“伊茹勒”艺术地方特色突出,较完整地保存着其原生态。

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的文艺工作者积极从事挖掘整理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先后整理出版了《民间口头诗人毕力格特木尔》、《乌珠穆沁民间祝颂词精选》、《民间口头诗人官布阿尤勒贵》等有关“伊茹勒”的书籍,并成立了东乌珠穆沁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伊茹勒”协会,把分散在社会各界的“伊茹勒”爱好者组织起来,为抢救伊茹勒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记载下的主要作品有《蒙古包伊茹勒》、《回报姑娘家的恩情》、《烤全羊伊茹勒》等。

 

察哈尔故事传说

 

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南东与多伦县、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相邻,西接正镶白旗,南连太仆寺旗及河北省沽源县,北与锡林浩特市、阿巴嗄旗、苏尼特左旗接壤。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

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龙兴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曾有六位皇帝在此登基。也是蒙元文化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的“乌力格尔道玛克” (故事传说)是察哈尔悠久历史文化的体现。主要流传的是成吉思汗及蒙古各可汗的文治武功和他们艰苦创业的足迹和北元时期察哈尔发展成为蒙古六万户之一,抗清失败后变成察哈尔八个旗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蒙古草原山水名称的来源和游牧生活中发生的各式各样的传闻掌故。流传于正蓝旗、正镶白旗、多伦县等原察哈尔一带。

民间流传的故事“乌力格尔道玛克”(故事传说),在内容上具有原生性特点,在漫长的口头传承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加工和锤炼,艺术性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故事内容涉及察哈尔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游牧生活、音乐舞蹈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表达了蒙古民族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在蒙古族史学、文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正蓝旗上都镇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上都文化之乡” 荣誉称号。

 

 

 

 

 

锡林郭勒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美术》:

 

乌珠穆沁骨雕

 

东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东邻兴安盟、通辽市,南连锡林浩特市、西乌旗,西接阿巴嘎旗,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527.6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

骨雕主要是以牲畜各部位骨头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磨成的工艺品,是民间传统雕刻艺术。乌珠穆沁骨雕历史悠久,经过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而无中断,乌珠穆沁草原得天独厚的资源为骨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骨雕艺人将收集到的牛、羊、驼的各部位骨头,经过煮、消毒和擦拭,即开始设计、描绘与雕刻,这种技艺在一些牧民家庭已是几代相传。

乌珠穆沁骨雕将传统蒙古族图案和雕刻技艺融为一体,具有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线条简练、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体现出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和民族、地域特色,不仅具有经济、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鉴赏、收藏的艺术价值,为研究蒙古族民俗民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现有代表性作品《吉祥奥林匹克》、《和谐草原》、《万马奔腾》、《马具全套》等。

 

蒙古族毛毡烙画

 

毛毡烙画是一种以铁器作为绘画工具,通过加热达到需要的温度在毛毡底子上烙出深浅不同的黄色印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浓淡虚实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代称火针刺绣烫画,它源于西汉末年兴盛于东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画种。

正蓝旗一带的毛毡烙画是采用蒙古族传统工艺制作的毡子,通过艺人的烫烙加工而成的艺术品。作品内容主要有草原景色、民俗风情、人物、花鸟、禽兽和书法等作品,因其表现的内容贴近蒙古族生活和审美情趣,又与游牧生活用品一样,携带方便不怕折压,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近年,毛毡烙画的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更新,由“油灯烙”改为“电烙”乃至“激光烙”,将单一的烙针或烙铁改为大、中、小型号的专用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配有多种特制笔头,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工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

毛毡烙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艺技巧的革新提高,已不仅是蒙古包或牧民住宅的室内装饰品,而且走进了更多人的家庭和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也成为馈赠国内外宾客的精美礼品。

 

 

  蒙古族根雕

 

根雕就是树根造型艺术。它是以一定的自然形态的树根为基础素材,经过筛选、观察、构思、加工而成的艺术品,是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 即“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大部分创作是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树根艺术可分为两类:根雕和根艺。根雕是艺人将选来的树根仔细研究,扬长避短,再通过雕、琢、刻、磨等手段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根艺,则更注重天然美,保留了根料的色彩、形态、纹理、疤瘤、洞穴和质感,稍加艺术加工,更具有自然、纯朴的韵味,承继了木雕艺术的传统,以刀代笔,将蒙古族书、画、诗、文诸种艺术融为一体,更多地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连,根据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依形度势雕成,赋予根以新的生命。根雕作品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如:迅猛的狼、展翅的雄鹰、奔驰的骏马,彪悍的搏克手、勤劳的挤奶姑娘等,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元朝时代,根雕作品就在宫延和民间十分盛行,元代画家王振朋作《伯牙鼓琴图》卷中画有摆放的根雕作品

近几年,正蓝旗蒙古族根雕在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艺术构思不落俗套,造型简洁明快,传神寓意,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产生了一批具有精、细、雅、奇为特色的优秀根雕艺术作品。如:《博克手》、《达芬奇》、《宇宙的宝贝》、《旭仁高娃女神》等。

蒙古族根雕传统上主要以家族、师徒传承或自学成才。

 


上一篇: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下一篇:那达慕(锡林郭勒盟首批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85296]
 · 上都路:元朝中央直属行政建[68977]
 · 解读元上都—徐进昌谈上都文[61431]
 · 《蒙古秘史》中的乌珠穆沁地[5535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百年古都 学术研究 上都文化 上都研究 地方学研究 史海钩沉 蒙元风云 上都河文学 研究会 图片欣赏 留言板

版权所有: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技术支持:巴雅尔图
地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锡林郭勒文化园    电子信箱:xjc1948@126.com
蒙ICP备2021001026号-1